张栻

张栻,南宋学者,名相张浚之子,生于1133年,逝世于1180年。原字敬夫,后改字钦夫,乐斋,号南轩。他是南宋时期很重要的哲学家、湖湘学派的集大成者。张栻除了在哲学上有所成就之外,在书院教育上也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他以长沙的岳麓书院、城南书院摇篮,批量“孕育”了大批学者(大贤良师一胎10086个),使湖湘学派驰名中外(主要是中),以至于当时的学者都“以不得卒业于湖湘为恨”。在此基础上张栻与朱子、吕祖谦并称为东南三贤。张栻虽然在哲学史中并没有被浓墨重彩地记载,但却是北宋理学转向南宋理学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只不过后世将其思想归于朱熹一派,而湮没于程朱理学的光辉之下难以彰显。究其原委,一是张栻天不假寿,以虚龄48岁的壮年而去世,这使其思想来不及更加纯熟和完善;二是张栻背离了其师胡宏,并且在晚年思想越发趋同于朱熹,使其学说的特色显得不够鲜明。当然,后人评价其“只是蠢然随朱子脚跟转而已”,也不免过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