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于必仁-去矜

鲜于必仁(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元英宗至治(1321-1323)前后),字去矜,号苦斋,渔阳郡(今天津蓟县)人。父鲜于枢官至太常典簿,为元代著名书法家、诗人,其女嫁高昌王雪雪的斤之孙朵尔的斤,家族与维吾尔通婚使其受多元文化熏陶。《顾曲麝谈》载其”工诗好客,所作乐府,亦多行家语” [2]。现存作品多见于元英宗至治(1321-1323)前后 。鲜于必仁终身未仕,寄情山水,与海盐杨梓家族交往密切,曾传授作曲技法。其散曲分写景与咏史两类,《太和正音谱》评其词”如奎壁腾辉”。通过与妹夫家族维吾尔亲友的音乐交流,加之杨氏家族传承,对”海盐腔”的形成产生直接影响。《全元散曲》收录其小令二十九首,含《普天乐·潇湘八景》《折桂令·严客星》等。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与历史人物,融合汉族文学传统与少数民族音乐元素 。现存作品包括《阅金经·春游》《寨儿令》等,曲文意象开阔,格调健朗。外甥伯颜不花的斤承袭家族音乐素养,精研音律,延续艺术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