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王宠】《真行草书(三)册-国语》台北故宫博物院高清TIF大图网盘下载

【作品基本信息】

作者 王宠
品名 真行草书(三)册-国语
朝代 明朝
文件大小 234.01MB
分辨率(DPI) 300×300
像素大小 2829×2121
尺寸(CM) 23.95×17.95
作品数量 13
作品收藏 台北故宫博物院
图片格式 默认提供TIF和JPG两个版本

基本数据

藏品类型 书法
品名 明王宠真行草书(三) 册 国语
分类 法书
作者 王宠
书体 楷书
数量 一册:十三开(本幅十三开十三幅)
作品语文 汉文
释文 召公谏监谤。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弥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彰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蒙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原隰之有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王弗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
周襄王不许晋文公请隧。晋文公既定襄王于郏。王劳之以地。辞。请隧焉。 王弗许。曰。昔我先王之有天下也。规方千里。以为甸服。以供上帝山川百神之祀。以备百姓兆民之用。以待不庭。不虞之患。其余。以均分公。侯。伯。子。男。使各有宁宇。以顺及天地。无逢其灾害。先王岂有赖焉。内官不过九御 。外官不过九品 。足以供给神祇而已。岂敢厌纵其耳目心腹。以乱百度。亦惟是死生之服物采章。以临长百姓而轻重布之。 王何异之有 。今天降祸灾于周室。余一人仅亦守府。又不佞以勤叔父。而班先王之大物以赏私德。其叔父实应且憎。以非余一人。余一人岂敢有爱也。 先民有言曰。改玉改行。 叔父若能光裕大德。更姓改物。以创制天下。自显庸也。而缩取备物。以镇抚百姓。余一人其流辟于裔土。何辞之与有。 若犹是姬姓也。尚将列为公侯。以复先王之职。大物其未可改也。 叔父其茂昭明德。物将自至。余何敢以私劳变前之大章。以忝天下。其若先王与百姓何。 何政令之为也。 若不然。叔父有地而隧焉。余安能知之。 文公遂不敢请。受地而还。
晋人请秦立君。吕生告大夫曰。君死自立则不敢。久则恐诸侯之谋。径告君于外也。则民各有心。恐后乱。盍请君于秦乎。大夫许诺。乃使梁由靡告于秦穆公曰。天降祸于晋国。谗言繁兴。延及寡君。使寡君之绍续昆裔。隐悼播越。托在草莽。未有所依。又重之以寡君之不禄。丧乱并臻。以君之灵。鬼神降衷。罪人克伏其辜。群臣莫敢宁处。将待君命。君若惠顾社稷。不忘先君之好。辱收其逋迁裔胄而建立之。以主其祭祀。且镇抚其国家及其民人。虽四邻诸侯之闻之也。其谁不儆惧于君之威。而欣喜于君之德。终君之重爱。受君之重况。而群臣受其大德。晋国其谁非君之群隶臣也。秦穆公许诺。反使者。乃召大夫子明及公孙枝。曰。夫晋国之乱。吾谁使先。若夫二公子而立之。以为朝夕之急。大夫子明曰。君使絷也。絷敏且知礼。敬以知微。繁能窜谋。知礼可使。敬不队命。微知可不。君其使之。乃使公子絷吊公子重耳于翟。曰。寡君使絷吊公子之忧。又重之以丧。寡人闻之。得国常于丧。失国常于丧。时不可失。丧不可久。公子其图之。重耳告舅犯。舅犯曰。不可。亡人无亲。信仁以为亲。是故置之者不殆。父死在堂而求利。人孰仁我。人实有之。我以徼幸。人孰信我。不仁不信。将何以长利。公子重耳出见使者。曰。君惠吊亡臣。又重有命。重耳身亡。父死不得与于哭泣之位。又何敢有他志以辱君义。再拜不稽首。起而哭。退而不私。公子絷反。致命穆公。穆公曰。吾与公子重耳。重耳仁。再拜不稽首。不没为后也。起而哭。爱其父也。退而不私。不没于利也。敬姜论劳逸。公父文伯退朝。朝其母。其母方绩。文伯曰。以歜之家而主犹绩。惧于季孙之怒也。 其以歜为不能事主乎。其母叹曰。鲁其亡乎。使僮子备官而未之闻耶。居。吾语女。昔 圣王之处民也。择瘠土而处之。劳其民而用之。故长王天下。夫民劳则思。思则善生。逸则 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沃土之民不材。淫也。瘠土之民。莫不向义。劳也。 是故天子大采朝日。与三公九卿。祖识地德。日中考政。与百官之政事。师尹惟旅牧 相。宣序民事。少采夕月。与大史司载纠虔天刑。日入。监九御。使洁奉禘郊之粢盛。而后 即安。诸侯朝修天子之业命。昼考其国职。夕省其典刑。夜儆百工。使无慆淫。而后即安 。卿大朝考其职。昼讲其庶政。夕序其业。夜庀其家事。而后即安。士朝受业。昼而讲贯。 夕而习复。夜而计过。无憾。而后即安。自庶人而下。明而动。晦而休。无日以怠。王后亲 织玄紞。公侯之夫人。加之纮綖。卿之内为大带。命妇成祭服。列士之妻。加之以朝服。自 庶士以下。皆衣其夫。社而赋事。烝而献功。男女效绩。愆则有辟。古之制也。君子劳心。 小人劳力。先王之训也。自上以下。谁敢淫心舍力。 今我寡也。尔又在下位。朝夕处事。犹恐忘先人之业。况有怠惰。其何以避辟。吾冀而 朝夕修我。曰。必无废先人尔。今曰。胡不自安。以是承君之官。余惧穆伯之绝祀 也。 仲尼闻之曰。弟子志之。季氏之妇不淫矣。里革断罟匡君。宣公夏滥于泗渊。里革断其罟而弃之。曰。古者大寒降土蛰发水虞于是乎讲罛罶里取名鱼登川猎禽而尝之寝庙里行诸国助宣气也。鸟禽孕里水虫成里兽虞于是禁罝矠鱼鳖以为夏犒助生阜也。鸟兽成水虫孕水虞。于是乎禁罝蔍设穽鄂以实庙庖畜功用也。且夫山不槎蘖。泽不伐夭鱼。禁鲲鲕兽长。麑鸟翼鷇卵。虫舍蚳蝝蕃。庶物也。古之训也。今鱼方别孕不教鱼长又行网罟贪无艺也。公闻之曰。吾过而里革匡我不亦善乎。是良罟也为我得法。使有司藏之使吾无忘谂。师存侍曰。藏罟不如寘。里革于侧之不忘也。鲁展禽论祀爰居。越哉。臧孙之为政也。夫祀。国之大节也。而节。政之所成也。故慎制祀以为国典。今无故而加典。非政之宜也。夫圣王之制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扞大患则祀之。非是族也。不在祀典。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殖百谷百蔬。夏之兴也。周弃继之。故祀以为稷。共工氏之伯九有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土。故祀以为社。黄帝能成命百物。以明民共财。颛顼能修之。帝喾能序三辰以固民。尧能单均刑法以仪民。舜勤民事而野死。鲧鄣洪水而殛死。禹能以德修鲧之功。契为司徒而民辑。冥勤其官而水死。汤以宽治民而除其邪。稷勤百谷而山死。文王以文昭。武王去民之秽。故有虞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尧而宗舜。夏后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鲧而宗禹。商人禘舜而祖契。郊冥而宗汤。周人禘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幕。能帅颛顼者也。有虞氏报焉。杼。能帅禹者也。夏后氏报焉。上甲微。能帅契者也。商人报焉。高圉。大王。帅稷者也。周人报焉。凡禘。郊。祖。宗。报。此五者国之典祀也。加之以社稷山川之神。皆有功烈于民者也。及前哲令德之人。所以为民质也。及天之三辰。民所以瞻仰也。及地之五行。所以生殖也。及九州岛岛名山川泽。所以出财用也。非是。不在祀典。今海鸟至。己不知而祀之。以为国典。难以为仁且智矣。夫仁者讲功。而知者处物。无功而祀之。非仁也。不知而不能问。非知也。今兹海其有灾乎。夫广川之鸟兽。恒知而避其灾也。是岁也。海多大风。冬煗。文仲闻柳下季之言。曰。信吾过也。季子之言不可不法也。使书以为三筴。伍举谏筑章华台。灵王为章华之台。与伍举升焉。曰。台美夫。对曰。臣闻国君服宠以为美。安民以为乐。听德以为宠。致远以为明。不闻其以土木之崇高。雕镂为美。而以金石匏竹之昌大。嚣庶为乐。不闻其以观大。视侈。淫色以为明。而以察清浊为聪。“先君庄王为匏居之台。高不过望国氛。大不过容宴豆。材不妨守备。用不烦官府。民不废时务。官不易朝常。问谁宴焉。则宋公。郑伯。问谁相礼。则华元。驷騑。问谁赞事。则陈侯。蔡侯。许男。顿子。其大夫侍之。先君以是除乱克敌。而无恶于诸侯。今君为此台也。国民罢焉。财用尽焉。年谷败焉。百官烦焉。举国留之。数年乃成。愿得诸侯与始升焉。诸侯皆距无有至者。而后使太宰启疆请于鲁侯。惧之以蜀之役。而仅得以来。使富都那竖赞焉。而使长鬣之士相焉。臣不知其美也。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小大。远迩皆无害焉。故曰美。若于目观则美。缩于财用则匮。是聚民利以自封而瘠民也。胡美之为。夫君国者。将民之与处。民实瘠矣。君安得肥。且夫私欲弘侈。则德义鲜少。德义不行。则迩者骚离而远者距违。天子之贵也。惟其以公侯为官正。而以伯子男为师旅。其有美名也。惟其施令德于远近。而小大安之也。若敛民利以成其私欲。使民蒿焉望其安乐。而有远心。其为恶也甚矣。安用目观。故先王之为台榭也。榭不过讲军实。台不过望氛祥。故榭度于大卒之居。台度于临观之高。其所不夺穑地。其为不匮财用。其事不烦官业。其日不废时务。瘠硗之地。于是乎为之。城守之木。于是乎用之。官寮之暇。于是乎临之。四时之隙。于是乎成之。故周诗曰。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夫为台榭。将以教民利也。不知其以匮之也。若君谓此台美而为之正。楚其殆矣。申包胥谏平越。吴王夫差乃告诸大夫曰。孤将有大志于齐。吾将许越成。而无拂吾虑。若越既成。吾又何求。若其不改。反行。吾振旅焉。申胥谏曰。不可许也。夫越非实忠心好吴也。又非慑畏吾甲兵之强也。大夫种勇而善谋。既还玩吴国于股掌之上。以得其志。夫圉知君王之盖威以好胜也。故婉约其辞。以从逸王志。使淫乐于诸夏之国。以自伤也。使吾甲兵钝弊。民人离落。而日以憔悴。然后安受吾烬。夫越王好信以爱民。四方归之。年谷时熟。日长炎炎。及吾犹可以战也。为虺弗摧。为蛇将若何。吴王曰。大夫奚隆于越。越足以为大虞乎。若无越。则吾何以春秋曜吾军士。乃许之成。将盟。越王又使诸稽郢辞曰。以盟为有益乎。前盟口血未干。足以结信矣。以盟为无益乎。君王舍甲兵之威以临使之。而何重于鬼神而自轻也。吴王乃许之。荒成不盟。右书国语。宠。

典藏尺寸

【位置】 【尺寸】(公分)
本幅 22.8×27.5

质地

【质地位置】 【质地】
本幅

印记数据【印记类别】【印记】作者印记王宠私印作者印记履吉之印作者印记韡韡斋(重一)作者印记大雅堂鉴藏宝玺古希天子(重一)鉴藏宝玺八征耄念之宝(重一)鉴藏宝玺嘉庆御览之宝


参考数据

【类别】 【参考数据】
收藏着录 石渠宝笈三编(延春阁),第四册,页1940-1942
收藏着录 故宫书画录(卷三),第一册,页81

作品展示

明王宠真行草书(三)册国语
明王宠真行草书(三)册国语
明王宠真行草书(三)册国语
明王宠真行草书(三)册国语
明王宠真行草书(三)册国语
明王宠真行草书(三)册国语
明王宠真行草书(三)册国语
明王宠真行草书(三)册国语
明王宠真行草书(三)册国语
明王宠真行草书(三)册国语
明王宠真行草书(三)册国语
明王宠真行草书(三)册国语
明王宠真行草书(三)册国语
明王宠真行草书(三)册国语
明王宠真行草书(三)册国语
明王宠真行草书(三)册国语
明王宠真行草书(三)册国语
明王宠真行草书(三)册国语
明王宠真行草书(三)册国语
明王宠真行草书(三)册国语
明王宠真行草书(三)册国语
明王宠真行草书(三)册国语
明王宠真行草书(三)册国语
明王宠真行草书(三)册国语
明王宠真行草书(三)册国语
明王宠真行草书(三)册国语

【下载地址(支付后可显示下载链接,下载图片高清,无水印!默认提供【JPG快速浏览版】【JPG高清版】【TIF高清版】3个版本,百度网盘下载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