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王宠】《真行草书(二)册-左传》台北故宫博物院高清TIF大图网盘下载

【作品基本信息】

作者 王宠
品名 真行草书(二)册-左传
朝代 明朝
文件大小 234.01MB
分辨率(DPI) 300×300
像素大小 2829×2121
尺寸(CM) 23.95×17.95
作品数量 13
作品收藏 台北故宫博物院
图片格式 默认提供TIF和JPG两个版本

基本数据

藏品类型 书法
品名 明王宠真行草书(二) 册 左传
Excerpt from Zuozhuan, from ” Regular, Running and Cursive Script Album”
分类 法书
作者 王宠
书体 楷书
数量 一册:十三开(本幅十三开十三幅)
作品语文 汉文
释文 臧僖伯谏观鱼。隐公五年。春。公将如棠观鱼者。臧僖伯谏曰。凡物不足以讲大事。其材不足以备器用。则君不举焉。君将纳民于轨。物者也。故讲事以度轨量。谓之轨。取材以章物采谓之物。不轨不物。谓之乱政。乱政亟行。所以败也。故春搜。夏苗。秋狝。冬狩。皆于农隙以讲事也。三年而治兵。入而振旅。归而饮至。以数军实。昭文章。明贵贱。辨等列。顺少长。习威仪也。鸟兽之肉。不登于俎。皮革齿牙。骨角毛羽。不登于器。则公不射。古之制也。若夫山林川泽之实。器用之资。皁隶之事。官司之守。非君所及也。公曰。吾将略地焉。遂往。陈鱼而观之。僖伯称疾不从。书曰。公矢鱼于棠。非礼也。且言远地也。臧哀伯谏纳郜鼎。桓公二年。夏。四月。取郜大鼎于宋。戊申。纳于大庙。非礼也。臧哀伯谏曰。君人者。将昭德塞违。以临照百官。犹惧或失之。故昭令德以示子孙。是以清庙茅屋。大路越席。大羹不致。粢食不凿。昭其俭也。衮冕黻珽。带裳幅舄。衡紞纮綖。昭其度也。藻率鞞鞛。鞶厉游缨。昭其数也。火龙黼黻。昭其文也。五色比象。昭其物也。钖鸾和铃。昭其声也。三辰旗旗。昭其明也。夫德。俭而有度。登降有数。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以临照百官。百官于是乎戒惧。而不敢易纪律。今灭德立违。而寘其赂器于大庙。以明示百官。百官象之。其又何诛焉。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宠赂章也。郜鼎在庙。章孰甚焉。武王克商。迁九鼎于雒邑。义士犹或非之。而况将昭违乱之赂器于太庙。其若之何。公不听。周内史闻之曰。臧孙达其有后于鲁乎。君违。不忘谏之以德。曹刿败齐师。庄公十年。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宛濮之盟。僖公二十八年。卫侯出奔楚。使元咺奉叔武以受盟。或诉元咺于卫侯曰。立叔武矣。其子角从公。公使杀之。咺不废命。奉夷叔以入守。晋人复卫侯。宁武子与卫人盟于宛濮。曰。天祸卫国。君臣不协。以及此忧也。今天诱其衷。使皆降心以相从也。不有居者。谁守社稷。不有行者。谁捍牧圉。不协之故。用昭乞盟于尔大神。以诱天衷。自今日以往。既盟之后。行者无保其力。居者无惧其罪。有渝此盟。以相及也。明神先君。是纠是殛。国人闻此盟也。而后不贰。祁奚请免叔向。襄公二十一年。栾盈出奔楚。宣子杀羊舌虎。囚叔向。于是祁奚老矣。闻之。乘驿而见宣子曰。诗曰。惠我无疆。子孙保之。书曰。圣有谟勋。明征定保。夫谋而鲜过。惠训不倦者。叔向有焉。社稷之固也。犹将十世宥之。以劝能者。今壹不免其身。以弃社稷。不亦惑乎。鲧殛而禹兴。伊尹放大甲而相之。卒无怨色。管。蔡为戮。周公右王。若之何其以虎也弃社稷。子为善。谁敢不勉。多杀何为。宣子说。与之乘。以言诸公而免之。不见叔向而归。叔向亦不告免焉而朝。宫之奇谏假道于晋。僖公五年。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翫。一之为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公曰。晋。吾宗也。岂害我哉。对曰。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大伯不从。是以不嗣。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为文王卿士。勋在王室。藏于盟府。将虢是灭。何爱于虞。且虞能亲于桓。庄乎。其爱之也。桓。庄之族何罪。而以为戮。不惟偪乎。亲以宠偪。犹尚害之。况以国乎。公曰。吾享祀丰洁。神必据我。对曰。臣闻之。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故周书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又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又曰。民不易物。惟德繄物。如是。则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神所冯依。将在德矣。若晋取虞。而明德以荐馨香。神其吐之乎。弗听。许晋使。宫之奇以其族行。曰。虞不腊矣。在此行也。晋不更举矣。襄王赐齐桓昨。僖公九年。王使宰孔赐齐侯胙。曰。天子有事于文武。使孔赐伯舅胙。齐侯将下拜。孔曰。且有后命。天子使孔曰。以伯舅耋老。加劳。赐一级。无下拜。对曰。天威不违颜咫尺。小白。余敢贪天子之命。无下拜。恐陨越于下。以遗天子羞。敢不下拜。下拜登受。介之推不言禄。僖公二十四年。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将必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议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对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对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其母曰。能如是乎。与女偕隐。遂隐而死。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展喜犒师。僖公二十六年。齐孝公伐我北鄙。公使展喜犒师。使受命于展禽。齐侯未入竟。展喜从之。曰。寡君闻君亲举玉趾。将辱于敝邑。使下臣犒执事。齐侯曰。鲁人恐乎。对曰。小人恐矣。君子则否。齐侯曰。室如县罄。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对曰。恃先王之命。昔周公。太公股肱周室。夹辅成王。成王劳之。而赐之盟。曰。世世子孙。无相害也。载在盟府。大师职之。桓公是以纠合诸侯。而谋其不协。弥缝其阙。而匡救其灾。昭旧职也。及君即位。诸侯之望曰。其率桓之功。我敝邑用不敢保聚。曰。岂其嗣世九年。而弃命废职。其若先君何。君必不然。恃此以不恐。齐侯乃还。烛之武退秦师。僖公三十年。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泛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之。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乃还。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孔子惜繁缨。成公二年。卫侯使孙良夫。石稷将侵齐。与齐师遇。石子欲还。孙子曰。不可。以师伐人。遇其师而还。将谓君何。若知不能。则如无出。今既遇矣。不如战也。夏。战于新筑。师败将尽。新筑人仲叔。于奚救孙桓子。桓子是以免。既。卫人赏之以邑。辞。请曲县。繁缨以朝。许之。仲尼闻之曰。惜也。不如多与之邑。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也。名以出信。信以守器。器以藏礼。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若以假人。与人政也。政亡。则国家从之。弗可止也已。吕相绝秦。成公十三年。晋侯使吕相绝秦。曰。昔逮我献公及穆公相好。戮力同心。申之以盟誓。重之以婚姻。天祸晋国。文公如齐。惠公如秦。无禄。献公即世。穆公不忘旧德。俾我惠公用能奉祀于晋。又不能成大勋。而为韩之师。亦悔于厥心。用集我文公。是穆之成也。文公躬擐甲冑。跋履山川。踰越险阻。征东之诸侯。虞。夏。商。周之胤。而朝诸秦。则亦既报旧德矣。郑人怒君之疆埸。我文公帅诸侯及秦围郑。秦大夫不询于我寡君。擅及郑盟。诸侯疾之。将致命于秦。文公恐惧。绥静诸侯。秦师克还无害。则是我有大造于西也。无禄。文公即世。穆为不吊。蔑死我君。寡我襄公。迭我殽地。奸绝我好。伐我保城。殄灭我费滑。散离我兄弟。挠乱我同盟。倾覆我国家。我襄公未忘君之旧勋。而惧社稷之陨。是以有殽之师。犹愿赦罪于穆公。穆公弗听。而即楚谋我。天诱其衷。成王殒命。穆公是以不克逞志于我。穆襄即世。康灵即位。康公。我之自出。又欲阙翦我公室。倾覆我社稷。帅我蝥贼。以来荡摇我边疆。我是以有令狐之役。康犹不悛。入我河曲。伐我涑川。俘我王官。翦我羁马。我是以有河曲之战。东道之不通。则是康公绝我好也。及君之嗣也。我君景公引领西望。曰。庶抚我乎。君亦不惠称盟。利吾有狄难。入我河县。焚我箕。郜。芟夷我农功。虔刘我边陲。我是以有辅氏之聚。君亦悔祸之延。而欲徼福于先君献。穆。使伯车来命我景公曰。吾与女同好弃恶。复修旧德。以追念前勋。言誓未就。景公即世。我寡君是以有令狐之会。君又不祥。背弃盟誓。白狄及君同州。君之仇雠。而我之婚姻也。君来赐命曰。吾与女伐狄。寡君不敢顾昏姻。畏君之威。而受命于使。君有二心于狄。曰。晋将伐女。狄应且憎。是用告我。楚人恶君之二三其德也。亦来告我曰。秦背令狐之盟。而来求盟于我。昭告昊天上帝。秦三公。楚三王曰。余虽与晋出入。余惟利是视。不谷恶其无成德。是用宣之。以惩不一。诸侯备闻此言。斯是用痛心疾首。昵就寡人。寡人帅以听命。惟好是求。君若惠顾诸侯。矜哀寡人。而赐之盟。则寡人之愿也。其承宁诸侯以退。岂敢徼乱。君若不施大惠。寡人不佞。其不能以诸侯退矣。敢尽布之执事。俾执事实图利之。穆叔重拜鹿鸣。襄公四年。穆叔如晋。报知武子之聘也。晋侯享之。金奏肆夏之三。不拜。工歌文王之三。又不拜。歌鹿鸣之三。三拜。韩献子使行人子员问之曰。子以君命。辱于敝邑。先君之礼。藉之以乐。以辱吾子。吾子舍其大而重拜其细。敢问何礼也。对曰。三夏。天子所以享元侯也。使臣弗敢与闻。文王。两君相见之乐也。臣不敢及。鹿鸣。君所以嘉寡君也。敢不拜嘉。四牡。君所以劳使臣也。敢不重拜。皇皇者华。君教使臣曰。必咨于周。臣闻之。访问于善为咨。咨亲为询。咨礼为度。咨事为诹。咨难为谋。臣获五善。敢不重拜。右书左传。宠。

典藏尺寸

【位置】 【尺寸】(公分)
本幅 22.8×27.5

质地

【质地位置】 【质地】
本幅

题跋数据

【题跋类别】 【作者】 【位置】 【款识】 【书体】 【全文】
封面 隶书 王履吉楷书第二册。左传。

印记资料

【印记类别】 【印记】
作者印记 王宠私印
作者印记 履吉之印
作者印记 韡韡斋(重一)
作者印记 大雅堂
鉴藏宝玺 古希天子(重一)
鉴藏宝玺 八征耄念之宝(重一)
鉴藏宝玺 嘉庆御览之宝

参考数据

【类别】 【参考数据】
收藏着录 石渠宝笈三编(延春阁),第四册,页1940-1942
收藏着录 故宫书画录(卷三),第一册,页81

作品展示

明王宠真行草书(二)册左传
明王宠真行草书(二)册左传
明王宠真行草书(二)册左传
明王宠真行草书(二)册左传
明王宠真行草书(二)册左传
明王宠真行草书(二)册左传
明王宠真行草书(二)册左传
明王宠真行草书(二)册左传
明王宠真行草书(二)册左传
明王宠真行草书(二)册左传
明王宠真行草书(二)册左传
明王宠真行草书(二)册左传
明王宠真行草书(二)册左传
明王宠真行草书(二)册左传
明王宠真行草书(二)册左传
明王宠真行草书(二)册左传
明王宠真行草书(二)册左传
明王宠真行草书(二)册左传
明王宠真行草书(二)册左传
明王宠真行草书(二)册左传
明王宠真行草书(二)册左传
明王宠真行草书(二)册左传
明王宠真行草书(二)册左传
明王宠真行草书(二)册左传
明王宠真行草书(二)册左传
明王宠真行草书(二)册左传

【下载地址(支付后可显示下载链接,下载图片高清,无水印!默认提供【JPG快速浏览版】【JPG高清版】【TIF高清版】3个版本,百度网盘下载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