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基本信息】
作者 | 于敏中 |
品名 | 大方广如来秘密藏经(一)册 |
朝代 | 清代 |
文件大小 | 540.03MB |
分辨率(DPI) | 300×300 |
像素大小 | 2829×2121 |
尺寸(CM) | 23.95×17.95 |
作品数量 | 30 |
作品收藏 | 台北故宫博物院 |
图片格式 | 默认提供TIF和JPG两个版本 |
基本数据
藏品类型 | 书法 |
品名 | 清于敏中大方广如来秘密藏经(一) 册 |
分类 | 法书 |
作者 | 于敏中 |
书体 | 楷书 |
数量 | 一册:三十开(本幅二十九开二十九幅;前副叶一开一幅) |
作品语文 | 汉文 |
释文 | 大方广如来秘密藏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祇阇崛山。 与大比丘僧八千人俱。菩萨摩诃萨三万二千。 众所知识。得陀罗尼无碍辩才。得无生法忍。 降伏魔怨。一切法中快得自在。 善能种种神通变化。善知一切禅定三昧入出自在。 为诸众生作不请友。永离盖缠。善能了知诸众生根。 善知依止于了义法。净修六度到于彼岸。 游戏五道教化众生心无厌倦。 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劫久修诸行。 已曾供养无量诸佛。善为诸佛之所护持。护正法城不断佛种。 常以圣德悦乐一切。转妙法轮。 善能往来无边佛土。奉觐诸佛。大师子吼。治大法船。 击大法鼓。吹大法螺。善集一切福德庄严。 相好严身。念慧坚进。善知惭愧。法喜自娱。 具足成就大慈大悲。隐蔽日月所有光明。 利衰毁誉称讥苦乐。是世八法所不能污。不高不下。 善断爱恚。常与方便智慧相应。 随众生根善开化之。救无救者。有所为作善观察之。 身口意业无诸过患。善能集于定慧庄严。 其心调柔犹如大龙。如大师子降伏外道。 善能进趣大丈夫行离诸怖畏。善能决断诸众生疑。 善能劝请无量诸佛转于法轮。善住大愿永离二见。 常勤度脱一切众生。善知垢净所起因缘。 善修正念。不起声闻缘觉之念。 不舍一切智宝之心。其心清净犹如虚空。其身柔软。 心无染污志意无坏。心所至处心无染着。 妙音和软。有所言说显露易解。 其言清白说无染法句。常观他德。勇猛无似。志欲道场。 其名曰山刚菩萨。大山菩萨。持山岩菩萨。 山积王菩萨。石山王菩萨。天进菩萨。信进菩萨。 极进菩萨。喜手菩萨。宝印手菩萨。宝手菩萨。 德手菩萨。灯手菩萨。常举手菩萨。常下手菩萨。 常喜根菩萨。常思念菩萨。常勤菩萨。常观菩萨。 法勇王菩萨。净宝光明威德王菩萨。 摩尼光王菩萨。过诸盖菩萨。总持自在王菩萨。 发心转法轮菩萨。法勇菩萨。净众生宝勇菩萨。 道分味菩萨。捷辩菩萨。无碍辩菩萨。 不动足进菩萨。金刚足进菩萨。金刚志菩萨。 虚空藏菩萨。相好积严菩萨。坏魔网菩萨。胜志菩萨。 导师菩萨。喜见菩萨。贤护等十六大士。 弥勒等贤劫菩萨。 兜率陀天曼陀罗华香等而为上首。他化自在天王等三万二千。如是天子。 及余趣向于大乘者。三千大千世界之中。 释梵护世。欲界色界净居诸天。一切来集。 恭敬供养礼拜如来。 尔时世尊为于无量百千大众恭敬围绕而演说法。 是时东方去此佛土七十二亿剎。彼有佛土。名曰常出大法之音。 其国有佛。号曰宝杖如来应供正遍觉。 今者现在。而是常出大法音国。 一切江河池泉诸水。一切树林一切众华。一切诸叶一切华果。 一切台观。常出法宝无上法音。彼土众生。 常闻如是胜妙法音。是宝杖佛常出大法音国。 有菩萨名无量志庄严王。 是菩萨观宝杖佛已。犹如壮士屈伸臂顷。没是常出大法音国。 一念之顷。而来至此娑婆世界。 时无量志庄严王菩萨。化作八万四千宝台。妙宝所成。 四方四柱纵广正等庄严极妙。 一一宝台化作八万四千宝树。华果茂盛。 一一树下皆悉化作宝师子座。众宝厕填。皆悉敷置百千妙衣。 是诸座上皆见佛坐。形色相貌如释迦牟尼。 是无量志庄严王菩萨。现是化已。 于虚空中化作宝盖。纵广正等百千由旬。 垂悬缯彩铃网装饰。风吹铃网。出柔和微妙可爱软音。 其音遍告三千大千佛之世界。 时此三千大千世界。平坦如掌。生宝莲华供养如来。 时无量志庄严王菩萨。以八万四千宝台。 而自围绕来诣佛所。是时大众。见是化已得未曾有。 而作是言。如今所见。此大士来庄严事相。 必说大法。及此三千大千世界诸庄严事。 又上空中垂悬宝盖于如来上。 一切天宫悉皆隐蔽。是时大德摩诃迦叶。承佛神力。 从座而起整衣服。偏袒右肩右膝着地。 向佛合掌而说偈言。 无垢净光从空出。隐蔽释梵诸光明。 及蔽日月珠火光。惟愿人尊说此相。 此空中现妙宝盖。遍覆百千由旬地。 幢旛铃网以庄严。世尊今将雨法雨。 铃网所出妙声音。其音遍告此佛界。 有闻音者烦恼息。为何利益说此事。 三千世界平如掌。百千莲华从地出。 华香适意悦身心。是何威德之所为。 东方遍放金色光。八万四千妙宝台。 台内宝树师子座。见如导师释师子。 导师此是何利事。见此事者何增益。 此是何种欲佛智。现此无量诸神变。 尔时佛告摩诃迦叶。 东方去七十二亿佛土。有国名常出大法音。彼中有佛号曰宝杖。 今者现在。彼有菩萨。名无量志庄严王。 来至此土。见我礼拜咨受听法。为诸菩萨。 生大法欲。生大法力。集大法智。 欲显常出大法音国所有功德及宝杖佛所有功德。以此缘故。 是无量志庄严王菩萨。而来至此娑婆世界。 一日一夜所利众生。 多于汝等满此三千大千世界诸大声闻法利众生。 假令汝等数如稻麻竹苇甘蔗丛林。寿命一劫所利众生。 犹尚不等。大德迦叶白言。世尊。阎浮提人。 若得闻是善丈夫名。尚得大利。况有信心复闻说法。 时无量志庄严王菩萨及诸宝台。 住如来前顶礼佛足。当礼佛时。 令是三千大千世界六种震动。百千妓乐不鼓自鸣。 一切大众礼如来足。尔时无量志庄严王菩萨。遶佛三匝。 及与八万四千宝台亦遶三匝。遶三匝已。 向佛合掌。以偈赞佛。 善能柔软微妙语。无错无杂净无垢。 善名威德慧中胜。我今稽首最胜仙。 多百千亿功德满。施安隐乐无诸苦。 仁大悲喜等三界。而演说法除尘垢。 十方诸佛叹仁德。善逝恶时得菩提。 度恶众生无疲倦。度一众生尚为难。 一切诸佛悉平等。智慧通等号人尊。 成佛无等白净法。示现卑劣调众生。 尊若悉示佛境界。一切众生心迷乱。 大悲为利是等故。随彼所行演说法。 人尊智胜众所乐。常先和颜柔软语。 算数人天德无等。是故欢喜顶礼尊。 一切智等诸众生。尽诸法降降外道。 一切智见伏魔怨。稽首十力降诸力。 常乐真实诚谛语。善知如说如所行。 苦乐不动如山王。我今稽首施世乐。 尔时无量志庄严王菩萨。偈赞佛已。 而白佛言。世尊。宝杖如来问讯世尊。 少病少恼起居轻利安乐行不。世尊。 我今欲少请问如来应供正遍觉。若佛听者。乃敢咨启。 佛告无量志庄严王菩萨。善男子。如来当听。随所有疑。 恣汝所问。吾当随汝所问演说悦可汝心。 如是世尊愿乐欲闻。 时无量志庄严王菩萨白言。世尊。我从先佛如来应供正遍觉闻。 有法名如来秘密藏。若有菩萨住是秘藏。 得无尽法。得无尽辩。见佛无尽。 善能获得无尽神通。为诸众生作实依止。善哉世尊。 愿为演说如来密藏法。 尔时佛告无量志庄严王菩萨。善哉善哉。善男子。乃能问佛如是之法。 善男子。汝已曾于恒河沙佛所。 植诸善根咨受请问。善男子。汝今谛听善思念之。 吾当少说如来密藏法。无量志庄严王菩萨。 即白佛言。如是世尊受教而听。佛言。善男子。 如来密藏法。谓一切智心。发是心已坚固守护。 不退不舍无有娆乱。善好忆念。炽然劝导。 显示教诲。善根先首。喜乐守护。常恒坚造应作之业。 为是布施。为是持戒。为是忍辱。为是精进。 为是禅定。为是方便。是心为柱。不怯不弱。 不羸不坏。无有懒墯。不背不舍。 顺向是心而觉了之。善业为首。质直无曲。正住端直。 无幻无伪。作已无疑。未作者作。如所应作勤修行之。 舍不正行勤修正行。善男子。 是名如来秘密藏法所入法门。所谓坚固一切智心。 好坚守护不弃舍之。善男子。何等一切智心坚固。 善男子。一切智心坚固有四。何等四。 不念余乘。不礼余天。不发余心。志意无转。是为四。 而说颂曰。 不生念余乘。礼佛不礼天。 不生余欲心。不礼外凡夫。 修行是法时。一切智心坚。 非魔及外道。得便如毛发。 善男子。复有四法。护一切智心。何等四。 不为色醉。及财封醉。非眷属醉。及自在醉。 是为四。而说颂曰。 非色财封醉。眷属及自在。 观诸有为法。皆悉是无常。 不放逸离慢。守护菩提心。 斯行法功德。趣菩提不退。 善男子。复有四法。不退菩提心。何等四。 集诸波罗蜜。亲近实菩萨。修大悲心。 以四摄法摄诸众生。是为四。而说颂曰。 常修六度无满足。生闻闻已心柔软。 生于大欲离恶友。亲近善友随所欲。 常修胜道近向者。常修悲心住四摄。 常好坚住菩提心。佛功德聚不难得。 善男子。菩萨具足四法。不舍一切智心。 何等四。信佛功德。修集佛智。见佛神通。 不断佛种。是名为四。而说颂曰。 信解佛德已。勤修集佛智。 见佛神通已。勤守护佛种。 修行如是法。不舍菩提心。 随所见诸佛。倍生精进力。 善男子。菩萨具足四法。终不娆乱菩提之心。 何等四。给侍诸佛面前。从于如来闻法。 常叹佛德。依止寂静缘念于佛。是为四。而说颂曰。 给侍于如来。好尊重恭敬。 若有所闻法。闻已如说行。 常赞叹如来。信敬爱乐之。 面闻胜法已。智者依于义。 常赞叹功德。调御世所有。 彼常勤依止。正念于诸佛。 数数赞佛德。常勤观己行。 常乐独静处。思念于如来。 善摄如是法。修行心不乱。 斯人有三昧。不忘菩提心。 善男子。菩萨具足四法。忆菩提心。何等四。 我要当为一切众生良厚福田。我当说道。 我当随趣如来所趣。我当实知诸众生行。是为四。 而说偈曰。 我当为世胜福田。趣邪道者示正路。 善逝所趣我当趣。我当常知众生行。 菩萨大士念此德。常念菩提胜道心。 彼当速疾成法王。得神通智世无等。 善男子。菩萨具足四法。念一切智心。何等四。 专志念意是诸法本。当念法本。 发一切智心是世宝塔。当念宝塔。是为四。而说颂曰。 当专志念意。极好专念意。 此是诸法本。一切世间塔。 常念菩提心。住意好善住。 此是十力本。当为天世塔。 善男子。菩萨具足四法。然一切智心。何等四。 势力通集不失本行。满五根力。 身心精进而无有我。勤行精进为利益他。是为四。 而说颂曰。 所演说四法。炽然菩提心。 若炽然智慧。得止息烦恼。 慧力及通达。如是勤精进。 安住服是已。庄严无懈怠。 斯不失本誓。善安住根力。 身心无疲倦。勤进求实身。 住如是炽然。增长菩提心。 彼智慧如是。犹日月增长。 善男子。菩萨有四法。劝菩提心。何等四。 在大众中称扬赞叹菩提之心。 令其开解菩提之心。善受教诲随顺师长发清净心。 一切烦恼不得自在。是为四。而说颂曰。 劝导唱道心。先住此为本。 当有一切智。是名知因者。 是一切智心。清净常照明。 常住于是中。世间所顶礼。 常出柔软语。速疾受教诲。 咨问诸师长。一切智胜心。 本性常清净。守护菩提心。 白净离烦恼。最胜不相违。 善男子。菩萨有四法。显示菩提心。何等四。 此是我住处。住是处已开示显说。 知于是心有无量德。亦为他说如是之事。是为四。 而说颂曰。 善住于所住。菩萨住是已。 称扬如是法。菩提之妙心。 道心德无量。发及称扬等。 称扬已便行。称扬者所得。 善男子。菩萨有四法。教修菩提心。何等四。 谓不麤犷。言说柔软。无有麁涩。颜色和悦。 是为四。而说偈言。 柔软解说义。常无有麁犷。 和颜住是法。彼教菩提心。 善男子。菩萨有四法。菩提之心善根为首。 何等四。成满相好开门大施。 修净佛土行种种施。净于智慧常伏憍慢。满足智慧修集多闻。 是名为四。而说颂曰。 常开门大施。彼到相好岸。 善好种种施。斯当有净土。 常无有憍慢。恒求集佛智。 集闻无满足。斯有利智慧。 如是胜妙相。方便起道根。 是巧心所转。集先诸功德。 善男子。菩萨有四法常喜乐。何等四。 喜乐见佛。见余菩萨胜精进者生于喜乐。作如是言。 我当何时满足受记。受于无上菩提道记。 我当何时诸众生前作诸佛事。 于佛智慧生喜乐心。是为四。而说颂曰。 我当何时现见佛。彼生喜乐欲见佛。 见余菩萨胜进者。生喜欲修是精进。 我当何时满德聚。得授胜记证菩提。 胜智某方作法王。菩萨常生是喜欲。 我何时世作佛事。得神通智到彼岸。 名闻普遍十方供。菩萨常生此喜欲。 善男子。菩萨有四法不憘。何等四。 不憘称誉不实功德得诸利养。 不憘得诸释梵护世人天富乐。不憘一切声闻缘觉。 不憘一切外道所得胜供养事。是为四法不憘。而说颂曰。 不憘名称大利养。于身命财亦如是。 不憘释梵及护世。是诸邪有悉无常。 不憘声闻及缘觉。惟除趣向胜乘心。 不憘世禅及外道。不憘身见及边见。 善男子。菩萨有四法。护一切智心。何等四。 如说如住如作而说。于诸众生其心平等。 生极欲心。护于善法。是为四。而说颂曰。 如说如住如作说。等心众生极欲道。 善住于是四胜法。常护道心不忘失。 善男子。菩萨有四法。是所应作。何等四。 修集多闻。思念多闻。说于所闻。不退寂静。 是为四。而说颂曰。 斯常勤集于未闻。是常修念思多闻。 是常勤说于多闻。是常勤修为得禅。 善男子。菩萨有二法。定一切智心而行布施。 何等二。专意念定。舍不望果报。是为二。 而说颂曰。 以欢喜心而施与。施已生喜不望报。 一切悉舍向菩提。定心施已证菩提。 善男子。菩萨有二法。一切智为首修持净戒。 何等二。于诸众生无侵害心。 毁戒者所生大悲心。是为二。而说颂曰。 不生毁害心。等施上中下。 倍增生悲心。于恶逆众生。 善男子。菩萨有二法。一切智为首修行忍辱。 何等二。自舍己乐。施与他乐。是为二。 而说颂曰。 不求于自乐。常为利乐他。 斯有如是忍。佛菩提为首。 善男子。菩萨有二法。一切智为首修行精进。 何等二。菩提心为首。不舍诸众生。是为二。 而说颂曰。 行一切白净。上道心为首。 不见我众生。精进无毁减。 善男子。菩萨成就二法。 一切智为首修行禅定。何等二。方便入禅。本愿力出。是为二。 而说颂曰。 勇健者常起。智者行禅定。 降伏诸结使。恒常欲得禅。 本愿力持出。当为世导师。 斯有如是德。获得于禅定。 善男子。菩萨成就二法。 一切智为首有于智慧。何等二。自离诸见。 为断一切众生见故修行智慧。是为二。而说颂曰。 彼离于诸见。修利为众生。 有胜智现前。智安隐行道。 善男子。菩萨成就四法。有于方便。何等四。 慈愍众生而为作救。大悲真实无有疲倦。 喜乐于法生欢喜故。舍离烦恼无有怯弱。是为四。 而说颂曰。 修慈无瞋恚。起悲无疲倦。 以法生欢喜。舍烦恼无难。 善男子。菩萨有四法无厌。何等四。多闻无厌。 集德无满。阿练儿处无满。回向无满足。 是为四。而说颂曰。 求闻无满集福尔。阿练儿处无满足。 福德回向无满足。菩萨如是四无厌。 善男子。菩萨有四法无足。何等四。 是菩萨念过去佛作如是念。 是诸佛等皆悉修集最胜菩提。我今云何而不修集。 念未来佛我亦入在是等数中。念现在佛。念是佛时而作是念。 此诸佛等现悉了知一切诸法。 是诸念中无有怯弱。是为四。而说颂曰。 忆念过去佛。无怯心增长。 彼佛得胜道。我云何不得。 念未来善逝。我在是数中。 无怯倍精进。我定在是数。 念现在导师。本行菩萨时。 我当除诸结。证寂灭菩提。 解了一切法。所住如所欲。 终不生怯心。倍生好胜进。 善男子。菩萨有四法。不退大乘。何等四。 其心如地。其心如水。其心如火。其心如风。 是为四。而说颂曰。 其心如地水。心亦如风火。 作不作同等。不得道不退。 善男子。菩萨有四法。解知无我。何等四。 而是菩萨作如是念。 诸众生界我当悉知是等心行。诸众生界我当悉知是等诸根而为说法。 诸众生界我当除断一切烦恼而为说法。 无量佛智我等觉了。实非我身能觉此法。 亦非我心。我诸善根能觉此法。 无有我者名为菩萨。是为四。而说颂曰。 众生界诸心。所行叵思议。 烦恼妄分别。妄想生是非。 佛智亦如是。无量叵思议。 非我之所能。解了于佛智。 诸结使相违。无色不可见。 我应悉除断。显示解脱道。 善男子。菩萨有四法。无有怯弱。何等四。 愿诸善根。修方便慧。修信进念力。信无上道。 是为四。而说颂曰。 善喜悦充润。慧方便众香。 信精进念力。斯有解脱道。 如是四慧法。持法无有厌。 为厌倦者依。亦为世作救。 大方广如来秘密藏经卷上。臣于敏中敬书。 |
典藏尺寸
【位置】 | 【尺寸】(公分) |
本幅 | 20.1×17.4 |
前副叶 | 20.1×17.4 |
全幅 | 20×17.4 |
质地
【质地位置】 | 【质地】 |
本幅 | 纸 |
前副叶 | 纸 |
题跋数据
【题跋类别】 | 【作者】 | 【位置】 | 【款识】 | 【书体】 | 【全文】 |
签 | 封面 | 隶书 | 大方广如来秘密藏经卷上。 |
印记资料
【印记类别】 | 【印记】 |
作者印记 | 臣敏中 |
作者印记 | 敬书 |
参考数据
【类别】 | 【参考数据】 |
收藏着录 | 故宫书画录(卷八),第四册,页172 |
【作品展示】
册-1.jpg)
册-10.jpg)
册-11.jpg)
册-12.jpg)
册-13.jpg)
册-14.jpg)
册-15.jpg)
册-16.jpg)
册-17.jpg)
册-18.jpg)
册-19.jpg)
册-2.jpg)
册-20.jpg)
册-21.jpg)
册-22.jpg)
册-23.jpg)
册-24.jpg)
册-25.jpg)
册-26.jpg)
册-27.jpg)
册-28.jpg)
册-29.jpg)
册-3.jpg)
册-30.jpg)
册-4.jpg)
册-5.jpg)
册-6.jpg)
册-7.jpg)
册-8.jpg)
册-9.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