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基本信息】
作者 | 王羲之 |
品名 | 三希堂法帖(一)册-晋王羲之瞻近帖龙保帖-2 |
朝代 | 东晋 |
文件大小 | 89.98MB |
分辨率(DPI) | 300×300 |
像素大小 | 2831×2119 |
尺寸(CM) | 23.96×17.94 |
作品数量 | 5 |
作品收藏 | 台北故宫博物院 |
图片格式 | 默认提供TIF和JPG两个版本 |
基本数据
藏品类型 | 书法,法帖,墨拓 |
品名 | 清三希堂法帖(一) 册 晋王羲之瞻近帖龙保帖 |
分类 | 法帖 |
作者 | 王羲之 |
书体 | 草书 |
数量 | 一幅 |
作品语文 | 汉文 |
释文 | 瞻近无缘省苦。但有悲叹。足下小大悉平安也。云卿当来居此。喜遅不可言。想必果。言苦有期耳。亦度卿当不居京。此既避。又节气佳。是以欣卿来也。此信旨还。具示问。(以下阙文。以上为瞻近帖)。龙保等平安也。谢之。甚遅见。(以上为龙保帖)。 |
典藏尺寸
【位置】 | 【尺寸】(公分) |
全幅 | 32.1×40.4 |
质地
【质地位置】 | 【质地】 |
本幅 | 纸 |
题跋数据
【题跋类别】 | 【作者】 | 【位置】 | 【款识】 | 【书体】 | 【全文】 |
题跋 | 清高宗 | 本幅 | 乾隆庚午(公元一七五0年)御题 | 行楷书 | 观右军此书。如对古尊彝。穆然见冔收黼绣升降揖让之盛。又如入耆阇崛山。瞻仰三十二相。自然尘浊净尽。道心坚固。三希堂得此。快雪为不孤矣。乾隆庚午(公元一七五0年)御题。 |
印记: 干、隆 |
|||||
题跋 | 欧阳玄 | 本幅 | 至正丁酉(公元一三五七年)闰月已未庐陵欧阳玄识。 | 楷书 | 右羲之瞻近帖。行书之狎邻于草者也。典午冲靓放旷之风。乌衣诸王富贵居养之素。霭然见豪楮闲。宜其名百世也。第宋淳化宣和搜罗晋帖靡遗。此帖独不见有所表识。岂非金源得宋故物。易故以新而然欤。明昌七印。签贴金书。全仿宣和。其篆籀朱法。精粗不侔。后世瞭若在目。假令当时不相师法。政未为失观。辩章良公成甫家清玩。见右军真迹二。此帖当亚快雪。至正丁酉(公元一三五七年)闰月已未庐陵欧阳玄识。 |
印记: 欧阳玄印 |
|||||
题跋 | 孙蕡 | 本幅 | 前翰林孙蕡 | 行草书 | 余居秘府时。阅历晋诸家帖。而右军羣昆季居多。荷华裹鲊。神俊天出。评者至以龙跳天门。虎卧凤阁称之。信不诬矣。此帖骨相差无。岂操觚时。在来会喜色之前耶。不见赏于徽宗。而见珍于完颜。临风抚卷。足为世道一嘅。前翰林孙蕡。 |
题跋 | 董其昌 | 本幅 | 辛酉(公元一六二一年)中秋。董其昌观于张修羽画舫因题。 | 行书 | 欧阳玄孙蕡俱以此书未入宣和谱。为是金时进御。及观瘦金标签。仍出徽宗手。盖宣和谱成锲本。后进书画者不绝。余所见数种。此真迹亦然。辛酉(公元一六二一年)中秋。董其昌观于张修羽画舫因题。 |
印记资料
【印记类别】 | 【印记】 |
收传印记 | 神品(连珠印) |
收传印记 | 天籁阁 |
收传印记 | 墨林秘玩 |
收传印记 | (一花押不识) |
收传印记 | 明昌御览 |
参考数据
【类别】 | 【参考数据】 |
收藏着录 | 黄杰先生遗赠文物目录,页172 |
收藏着录 | 林志钧,〈三希堂帖考〉,《帖考》,(台北:华正书局,1985年),页208 |
【作品展示】
清三希堂法帖(一)册晋王羲之瞻近帖龙保帖-
清三希堂法帖(一)册晋王羲之瞻近帖龙保帖-
清三希堂法帖(一)册晋王羲之瞻近帖龙保帖-
清三希堂法帖(一)册晋王羲之瞻近帖龙保帖-
清三希堂法帖(一)册晋王羲之瞻近帖龙保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