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姚文瀚】《画第十七纳纳答密答答喇尊者图轴》台北故宫博物院高清TIF大图网盘下载

【作品基本信息】

作者 姚文瀚
品名 画第十七纳纳答密答答喇尊者图轴
朝代 清代
文件大小 18.01MB
分辨率(DPI) 300×300
像素大小 1908×3148
尺寸(CM) 16.15×26.65
作品数量 1
作品收藏 台北故宫博物院
图片格式 默认提供TIF和JPG两个版本

基本数据

藏品类型 绘画
品名 清姚文瀚画第十七纳纳答密答答喇尊者 轴
The Seventeenth Arhat Upāsaka Dharmatāla
分类 绘画
作者 姚文瀚
数量 一轴

典藏尺寸

【位置】 【尺寸】(公分)
本幅 114.4×66.8

质地

【质地位置】 【质地】
本幅

题跋数据

【题跋类别】 【作者】 【位置】 【款识】 【书体】 【全文】
题跋 董诰 边幅 楷书 第十八嘎沙鸦巴达喇玛尊者。
题跋 董诰 边幅 臣董诰奉敕敬书 右姚文瀚画释迦牟尼佛及四天王十八罗汉相二十三帧。设色布景参以西番绘法。与珠林所弆前人矩矱迥不相侔。而庄严威德智果神通。实具种种相好。旧止于帧首用梵书标名。按实为藏文。而无汉字。曾未各题赞。丙辰仲冬重观。命补书佛及天王法号。并依向日章嘉国师考定应真位号。补书帧中以备览焉。御识。臣董诰奉敕敬书。
印记:
臣、玉保

印记资料

【印记类别】 【印记】
鉴藏宝玺 乾隆鉴赏
鉴藏宝玺 太上皇帝之宝
鉴藏宝玺 嘉庆御览之宝
鉴藏宝玺 宣统御览之宝
鉴藏宝玺 八征耄念之宝
鉴藏宝玺 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
鉴藏宝玺 乾隆御览之宝
鉴藏宝玺 干清宫鉴藏宝
鉴藏宝玺 秘殿新编
鉴藏宝玺 珠林复位
鉴藏宝玺 秘殿珠林
鉴藏宝玺 三希堂精鉴玺
鉴藏宝玺 宜子孙

主题

【主题类别】 【主题(第一层)】 【主题(第二层)】 【主题说明】
其他主题 山水 五色云
次要主题 佛道人物 居士
其他主题 佛道人物
次要主题 走兽
其他主题 器用 服饰(对人) 包袱
其他主题 器用 家具(屏风) 锦垫、书架
其他主题 器用 宗教器用 尘、伞盖、净瓶、经卷、经册
其他主题 器用 香炉.火盆 香炉
其他主题 花草 茶花
其他主题 佛道人物 菩萨
其他主题 花草
主要主题 佛道人物 罗汉(应真、尊者)

技法

【技法】 【技法细目】
工笔
界画
皴法
人物衣纹描法(匀称线条)

参考数据

【类别】 【参考数据】
收藏着录 秘殿珠林续编(干清宫),页365
收藏着录 故宫书画录(卷八),第四册,页127
收藏着录 故宫书画图录,第十三册,页413-414
内容简介(中文) 姚文瀚(活动于公元一七五二年前后),顺天(北平)人。号濯亭,乾隆时供奉内廷,善画佛道人物。
居士羯摩札拉,长长的头发盘在头上如花冠,背负经书一册,坐在无量佛面前。居士手持拂子与宝瓶。向羯摩札拉致敬!《罗汉礼供》
据裱绫上的藏文标名及画中人物形貌,本幅与第十八尊者的中文法号错置,本幅应为「第十七号羯摩札拉居士」。两幅诗塘上的藏文都是正确的,可能书写中文者不识藏文及《礼供》的顺序,所以错置了中文法号。画中尊者一如《礼供》所言背负经箧,形似负笈的行脚居士,正卸下经箧,端坐岩上憩息。右手执拂尘,左手握宝瓶,足下伏虎,前方石案上兽镇喷水,幻化出一尊阿弥陀佛小像。此一形象早在唐代敦煌绘画已有之,或与大唐高僧玄奘有关,后由敦煌传入西藏。
内容简介(英文) Yao Wen-han (sobriquet Cho-t’ing) was a naive of Shun-t’ien (modern Peking). He excelled in Buddhist and Taoist figure painting and served as a painter in the Inner Court of the Ch’ien-lung emperor (r.1736-1796).
According to the Tibetan inscription on the mounting and the iconography of the figures, this painting is of the seventeenth Lohan, Upàsaka Dharmatàla, and not of the eighteenth Lohan, Hvasheng, as written in the Chinese inscription which was added later. Upàsaka Dharmatàla is a devout lay Buddhist who travels on foot bearing his belongings in a backpack. He has just set down his chest of sutras and sits upright on a rock to rest. He holds a fly-whisk in his right hand and a precious vase (kundikà) in his left. Tigers lie at his feet. On a rock, an animal-shaped weight spurts out water which transforms into a small image of Amitàbha, the Buddha of the Western Paradise. This painting of Upàsaka Dharmàtala is related to that of the T’ang dynasty monk Hsuan-tsang who traveled west in research of Buddhist sutras. This image might have been transmitted to Tibet through Tunhuang.
参考书目 1.李玉珉,〈清姚文瀚画第十八纳纳答密答喇尊者〉,收入李玉珉主编,《罗汉画》(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1990年初版),页85。
2.葛婉章,〈清姚文瀚画十六罗汉连作 — 清宫罗汉画,流露西藏风〉,《故宫文物月刊》,第156期(1996年3月),页50-86。
参考书目 宋兆霖,〈清姚文瀚画第十七纳纳答密答答喇尊者 轴〉,收入《唵嘛呢叭咪吽—院藏藏传佛教文物》(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2016.05),页222-223。
收藏着录 宋兆霖,〈清姚文瀚画第十七纳纳答密答答喇尊者 轴〉,收入《呼毕勒罕—清代活佛文物大展》(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2020.11),页214-215。

作品展示

清姚文瀚画第十七纳纳答密答答喇尊者轴

清姚文瀚画第十七纳纳答密答答喇尊者轴

【下载地址(支付后可显示下载链接,下载图片高清,无水印!默认提供【JPG快速浏览版】【JPG高清版】【TIF高清版】3个版本,百度网盘下载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