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基本信息】
作者 | 苏轼 |
品名 | 经训堂法帖(四)册-宋苏轼楚颂帖 |
朝代 | 宋代 |
文件大小 | 108.1MB |
分辨率(DPI) | 300×300 |
像素大小 | 2123×2829 |
尺寸(CM) | 17.97×23.95 |
作品数量 | 6 |
作品收藏 | 台北故宫博物院 |
图片格式 | 默认提供TIF和JPG两个版本 |
基本数据
藏品类型 | 书法,法帖,墨拓 |
品名 | 经训堂法帖(四) 册 宋苏轼楚颂帖 |
分类 | 法帖 |
作者 | 苏轼 |
书体 | 行草书 |
数量 | 一幅 |
作品语文 | 汉文 |
释文 | 吾来阳羡。船入荆溪。意思豁然。如惬平生之欲。逝将归老。殆是前缘。王逸少云。我卒当以乐死。殆非虚言。吾性好种植。能手自接菓木。尤好栽橘。阳羡在洞庭上。柑橘栽至易得。当买一小园。种柑橘三百本。屈原作橘颂。吾园若成。当作一亭。名之曰楚颂。元丰七年(公元一0八四)十月二日书。 |
质地
【质地位置】 | 【质地】 |
本幅 | 纸 |
题跋数据
【题跋类别】 | 【作者】 | 【位置】 | 【款识】 | 【书体】 | 【全文】 |
题跋 | 归昌世 | 本幅 | 崇祯甲戌(公元一六三四年)后学归昌世书 | 草书 | 此帖已摹勒入石。旧常临数过。颇为优孟。今乃得拜观真迹。沉着奇快。始知衣冠之于骨相。了不相关也。崇祯甲(公元一六三四年)后学归昌世书。 |
题跋 | 董其昌 | 本幅 | 董其昌 | 行草书 | 癸卯(公元一六0三)十月。过娄江。观东坡种橘帖真迹。董其昌。 |
题跋 | 曾从龙 | 本幅 | 壬戌季夏中澣。清源曾从龙君锡谨书。 | 行书 | 坡老墨迹。三尺童子亦知敬之重之。不待赘语。惟其处羁困流落之余。而泰然不以穷达得丧累其心。此坡老之所以深可敬重者。余故表而出之。壬戌季夏中澣。清源曾从龙君锡谨书。 |
题跋 | 赵孟頫 | 本幅 | 孟俯题 | 行书 | 东坡公欲买园种橘于荆溪之上。然志竟不遂。岂造物者尚有所靳耶。而楚颂一帖。传之后世为不朽。则又非造物者所能靳也。孟俯题。 |
题跋 | 张弼 | 本幅 | 弼识 | 草书 | 人生到处知何似。却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此苏长公诗也。弼尝谓非东西南北人。未必深领其意。而此帖亦一指爪也。九思谓临文更惘然。信哉。弼识。 |
参考数据
【类别】 | 【参考数据】 |
收藏着录 | 谭伯羽谭季甫先生昆仲捐赠文物目录,页232、430-431 |
【作品展示】
经训堂法帖(四)册-宋苏轼楚颂帖 ()
经训堂法帖(四)册-宋苏轼楚颂帖 ()
经训堂法帖(四)册-宋苏轼楚颂帖 ()
经训堂法帖(四)册-宋苏轼楚颂帖 ()
经训堂法帖(四)册-宋苏轼楚颂帖 ()
经训堂法帖(四)册-宋苏轼楚颂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