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基本信息】
作者 | 饶介 |
品名 | 经训堂法帖(六)册-元饶介书蕉池积雪诗并记 |
朝代 | 元代 |
文件大小 | 216.21MB |
分辨率(DPI) | 300×300 |
像素大小 | 2123×2829 |
尺寸(CM) | 17.97×23.95 |
作品数量 | # |
作品收藏 | 台北故宫博物院 |
图片格式 | 默认提供TIF和JPG两个版本 |
基本数据
藏品类型 | 书法,法帖,墨拓 |
品名 | 经训堂法帖(六) 册 元饶介书蕉池积雪诗并记 |
分类 | 法帖 |
作者 | 饶介 |
书体 | 行草书 |
数量 | 一幅 |
作品语文 | 汉文 |
释文 | 蕉池积雪诗。旧有汉铜洗一。作碧玉色。受水一斗。复有赠白石。上树小芭蕉。吾因置洗中。名曰蕉池积雪。彷佛王摩诘画意。赋诗一首。羣公时多次韵。仅存师鲁二篇。句曲外史张雨。洗玉之池割圆峤。上有玉苗甘露零。雪山凝寒压太白。海气正绿洒帝青。是身非坚须长物。绝境无梦遗眞形。宁令严霜凋翠草。讵胜失水哀铜缾。(以上蕉池积雪诗并序)。刘师鲁次韵。(第一则)铜驼陌上得铜洗。曾见汉朝风露零。寒光未变劫灰黑。古色犹带宫苔青。金人堕泪漫怀古。玉女洗头眞寓形。与君作池媚蕉雪。何以报之双玉缾。(第二则)仙掌金盘列风露。人间琛寳多飘零。忽看铜洗土花碧。侧想玉女云鬟青。千年偶在聊寓意。万物终毁无逃形。吾徒汲古宁玩物。愿子及泉资绠缾。(以上刘师鲁次韵二首)。右海昌张伯雨蕉池积雪诗一篇。其称羣公次韵。仅存者刘师鲁二篇。伯雨之为蕉池积雪。去今十余年。吴江村叟周君亦为蕉池积雪。视伯雨所为无少异。周君喜其暗合也。求书其实。并诗以表之。始周君丰于赀财。好蓄古玩器。无何兵起。其赀与故物一昔荡然俱尽。唯守小屋数椽。日以此为娱。悦人以是多之。伯雨已矣。在承平时称为清峭殊特者。而周君当事变时(点去)之际。不随众境而逝。而乃剏意乎此。又其奇也。虽然气化盛衰之故。恒相迭而亡穷也。以金石之坚。尚不能外此而待人。顾于一草之微。而独致意焉者。其有所寓矣。夫何寓哉。妍媸巨细。不可得而择也。消长盈虚。不可得而加也。彭殇死生。不可得而齐一也。自达生而言之。岂不曰我于物无滞也。而又何校乎。然则蕉池积雪之趣。固不可以形器求之也。求其趣者。舎诗无以也。余既书伯雨之诗。而又书其始末如此。至正庚子(酉元一三六0)七月十日甲子。华盖洞着书(此刻本着书二字缺。原书迹着书二字草连一字。)者饶介识。(以上饶介作记)。 |
质地
【质地位置】 | 【质地】 |
本幅 | 纸 |
题跋数据
【题跋类别】 | 【作者】 | 【位置】 | 【款识】 | 【书体】 | 【全文】 |
题跋 | 姚绶 | 本幅 | 绶 | 行草书 | 句曲仙人遗旧迹。百年继续无凋零。汉时铜洗玉色碧。雪里芭蕉孤影青。题诗吊古多寓意。看画于我独忘形。煮茶汲水临钓石。小杓大瓢何用缾。成化乙巳(公元一四八五年)四月十九日逸史泊南湖上。松菊主者携蕉雪卷来索。作四大字为引卷。盖饶介之临张伯雨及刘师鲁之作。且俾予追和。因草草应答。百年故物。流落人间。幸归之诗书家。什袭保护。可以长久。予名将亦托之以并存耶。绶。 |
题跋 | 金问 | 本幅 | 吴郡金问观于玉堂之署。时宣德二年(公元一四二七年)七月壬寅也。 | 行楷书 | 华盖山人书若惊鸿跃鲤。无窘束留滞之迹。为可尚已。此篇非其所识。乌知不为句曲哉。且蕉池积雪凛然清介之操。当官者所宜玩心也。吾友袁君文理有契。于此宝藏久矣。今为遂安令将行。持以求题。因书此以归之。吴郡金问观于玉堂之署。时宣德二年(公元一四二七年)七月壬寅也。 |
参考数据
【类别】 | 【参考数据】 |
收藏着录 | 谭伯羽谭季甫先生昆仲捐赠文物目录,页233、431 |
【作品展示】
经训堂法帖(六)册-元饶介书蕉池积雪诗并记 ()
经训堂法帖(六)册-元饶介书蕉池积雪诗并记 ()
经训堂法帖(六)册-元饶介书蕉池积雪诗并记 ()
经训堂法帖(六)册-元饶介书蕉池积雪诗并记 ()
经训堂法帖(六)册-元饶介书蕉池积雪诗并记 ()
经训堂法帖(六)册-元饶介书蕉池积雪诗并记 ()
经训堂法帖(六)册-元饶介书蕉池积雪诗并记 ()
经训堂法帖(六)册-元饶介书蕉池积雪诗并记 ()
经训堂法帖(六)册-元饶介书蕉池积雪诗并记 ()
经训堂法帖(六)册-元饶介书蕉池积雪诗并记 ()
经训堂法帖(六)册-元饶介书蕉池积雪诗并记 ()
经训堂法帖(六)册-元饶介书蕉池积雪诗并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