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王羲之】《三希堂法帖(一)册-晋王羲之行穰帖-2》台北故宫博物院高清TIF大图网盘下载

【作品基本信息】

作者 王羲之
品名 三希堂法帖(一)册-晋王羲之行穰帖-2
朝代 东晋
文件大小 90.07MB
分辨率(DPI) 300×300
像素大小 2834×2122
尺寸(CM) 23.99×17.96
作品数量 5
作品收藏 台北故宫博物院
图片格式 默认提供TIF和JPG两个版本

基本数据

藏品类型 书法,法帖,墨拓
品名 清三希堂法帖(一) 册 晋王羲之行穰帖
分类 法帖
作者 王羲之
书体 草书
数量 一幅
作品语文 汉文
释文 足下行穰九人还示。应决不大都当佳。

典藏尺寸

【位置】 【尺寸】(公分)
全幅 32.1×40.4

质地

【质地位置】 【质地】
本幅

题跋数据

【题跋类别】 【作者】 【位置】 【款识】 【书体】 【全文】
题跋 董其昌 本幅 其昌释文 楷书 王右军行穰帖。足下行穰九人还示。应决不大都当佳。其昌释文。
题跋 董其昌 本幅 董其昌审定并题 行书 东坡所谓。君家两行十三字。气压邺侯三万签者。此帖是耶。董其昌审定并题。
题跋 董其昌 本幅 万历甲辰(公元一六0四年)冬十月廿三日。华亭董其昌跋于戏鸿堂。 行书 宣和时。收右军真迹百四十有三。行穰帖其一也。以淳化官帖。不能备载右军佳书。而王着不具玄览。仅凭仿书锓版。故多于真迹中挂漏。如柏公帖。米海岳以为王书第一。犹在官帖之外。余可知。已然人间所藏。不尽归御府。即归御府。或时代有先后。有淳化时未出。而宣和时始出者。亦不可尽以王着为口实也。此行穰帖在草书谱中诸刻未戴。有宋徽庙金标正书。与西升经圣教序一类。又有宣和政和小印。其为内殿秘藏无疑。然观其行笔苍劲。兼籀篆之奇踪。唐以后。虞褚诸名家视之远愧。真希代之宝也。何必宣和谱印传流有据。方为左卷耶。万历甲辰(公元一六0四年)冬十月廿三日。华亭董其昌跋于戏鸿堂。
题跋 清高宗 本幅 乾隆戊辰(公元一七四八年)夏至御题 行书 行穰帖至宣和时始出。董思翁跋语。极推挹之。谓非唐以后人所能到。几暇展观。乃知其于浑穆中精光内韫。虽稍逊快雪时晴。要非钩摹能办。乾隆戊辰(公元一七四八年)夏至御题。
印记:
干、隆、寓意
题跋 清高宗 本幅 乾隆戊辰(公元一七四八年)仲夏御题 行书 东坡诗所云。两行十二字者。本题大令书。董香光以题右军行穰帖后。当缘未覩大令真迹。而右军此帖。字数相近。遂谓足以当之。然其辞亦致疑焉。而未遽为定论也。近复得大令送梨帖。亦有香光所书苏诗。当在题此卷之后。惜不得其岁月证之。乾隆戊辰(公元一七四八年)仲夏御题。
印记:
几暇怡情、乾隆宸翰

印记资料

【印记类别】 【印记】
作者印记 政和
收传印记 (双龙圆玺)
收传印记 宣龢(连珠印)
收传印记 内府图书之印

参考数据

【类别】 【参考数据】
收藏着录 黄杰先生遗赠文物目录,页172
收藏着录 林志钧,〈三希堂帖考〉,《帖考》,(台北:华正书局,1985年),页206-207

作品展示

清三希堂法帖(一)册晋王羲之行穰帖-

清三希堂法帖(一)册晋王羲之行穰帖-

清三希堂法帖(一)册晋王羲之行穰帖-

清三希堂法帖(一)册晋王羲之行穰帖-

清三希堂法帖(一)册晋王羲之行穰帖-

清三希堂法帖(一)册晋王羲之行穰帖-

清三希堂法帖(一)册晋王羲之行穰帖-

清三希堂法帖(一)册晋王羲之行穰帖-

清三希堂法帖(一)册晋王羲之行穰帖-

清三希堂法帖(一)册晋王羲之行穰帖-

【下载地址(支付后可显示下载链接,下载图片高清,无水印!默认提供【JPG快速浏览版】【JPG高清版】【TIF高清版】3个版本,百度网盘下载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