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基本信息】
作者 | 姚文瀚 |
品名 | 画第十六阿必达尊者图轴 |
朝代 | 清代 |
文件大小 | 18.0MB |
分辨率(DPI) | 300×300 |
像素大小 | 1907×3147 |
尺寸(CM) | 16.14×26.64 |
作品数量 | 1 |
作品收藏 | 台北故宫博物院 |
图片格式 | 默认提供TIF和JPG两个版本 |
基本数据
藏品类型 | 绘画 |
品名 | 清姚文瀚画第十六阿必达尊者 轴 The Sixteen Lohans in the Buddhist Assembly |
分类 | 绘画 |
作者 | 姚文瀚 |
数量 | 一轴 |
典藏尺寸
【位置】 | 【尺寸】(公分) |
本幅 | 114.4×66.8 |
质地
【质地位置】 | 【质地】 |
本幅 | 纸 |
题跋数据
【题跋类别】 | 【作者】 | 【位置】 | 【款识】 | 【书体】 | 【全文】 |
题跋 | 董诰 | 边幅 | 楷书 | 第十六阿必达尊者。 |
印记资料
【印记类别】 | 【印记】 |
鉴藏宝玺 | 乾隆鉴赏 |
鉴藏宝玺 | 宣统御览之宝 |
鉴藏宝玺 | 嘉庆御览之宝 |
鉴藏宝玺 | 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 |
鉴藏宝玺 | 太上皇帝之宝 |
鉴藏宝玺 | 八征耄念之宝 |
鉴藏宝玺 | 乾隆御览之宝 |
鉴藏宝玺 | 干清宫鉴藏宝 |
鉴藏宝玺 | 秘殿新编 |
鉴藏宝玺 | 珠林复位 |
鉴藏宝玺 | 秘殿珠林 |
鉴藏宝玺 | 三希堂精鉴玺 |
鉴藏宝玺 | 宜子孙 |
主题
【主题类别】 | 【主题(第一层)】 | 【主题(第二层)】 | 【主题说明】 |
其他主题 | 山水 | 云 | 五色云 |
次要主题 | 佛道人物 | 供养人 | |
其他主题 | 器用 | 家具(屏风) | 家具(椅) |
次要主题 | 翎毛 | 孔雀 | |
其他主题 | 器用 | 宗教器用 | 塔、莲台、供品、宝珠、珊瑚 |
次要主题 | 佛道人物 | 僧(和尚、尼姑) | |
其他主题 | 树木 | ||
主要主题 | 佛道人物 | 罗汉(应真、尊者) | |
次要主题 | 佛道人物 | 大成就者 |
技法
【技法】 | 【技法细目】 |
工笔 | |
皴法 | |
人物衣纹描法(匀称线条) | |
人物衣纹描法(粗细线条) |
参考数据
【类别】 | 【参考数据】 |
收藏着录 | 秘殿珠林续编(干清宫),页365 |
收藏着录 | 故宫书画录(卷八),第四册,页127 |
收藏着录 | 故宫书画图录,第十三册,页411-412 |
内容简介(中文) | 在冈底斯雪山之上,住着尊者阿秘特,他身边伴随着一千名阿罗汉。尊者双手持菩提佛塔。向尊者致敬!《罗汉礼供》 根据西藏传说,当阿秘特要到须弥山北面的罗剎(食人血肉的恶鬼)居地去弘法时,释迦牟尼佛寺赐给他一座小塔,小塔有镇伏罗剎的魔力。悬崖上左手持颅钵,右手摇法鼓,高举左腿,舞立于生灵座上的小像,可能是秘密部的印度大成就者拿钵巴上师。 |
参考书目 | 1.葛婉章,〈清姚文瀚画十六罗汉连作 — 清宫罗汉画,流露西藏风〉,《故宫文物月刊》,第156期(1996年3月),页50-86。 |
参考书目 | 宋兆霖,〈清姚文瀚画第十六阿必达尊者 轴〉,收入《唵嘛呢叭咪吽—院藏藏传佛教文物》(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2016.05),页218-219。 |
【作品展示】
清姚文瀚画第十六阿必达尊者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