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基本信息】
| 作者 | 姚文瀚 |
| 品名 | 画第十二那楂拔哈喇錣杂尊者图轴 |
| 朝代 | 清代 |
| 文件大小 | 18.0MB |
| 分辨率(DPI) | 300×300 |
| 像素大小 | 1896×3166 |
| 尺寸(CM) | 16.05×26.8 |
| 作品数量 | 1 |
| 作品收藏 | 台北故宫博物院 |
| 图片格式 | 默认提供TIF和JPG两个版本 |
基本数据
| 藏品类型 | 绘画 |
| 品名 | 清姚文瀚画第十二那楂拔哈喇錣杂尊者 轴 Lohan |
| 分类 | 绘画 |
| 作者 | 姚文瀚;Yao Wenhan |
| 数量 | 一轴 |
典藏尺寸
| 【位置】 | 【尺寸】(公分) |
| 本幅 | 114.4×66.8 |
| 本幅 | 87 |
质地
| 【质地位置】 | 【质地】 |
| 本幅 | 纸 |
题跋数据
| 【题跋类别】 | 【作者】 | 【位置】 | 【款识】 | 【书体】 | 【全文】 |
| 题跋 | 边幅 | 第十二毕那楂拉拔哈喇錣杂尊者。 | |||
| 题跋 | 诗塘 | (藏书标名。朱书。) |
印记资料
| 【印记类别】 | 【印记】 |
| 鉴藏宝玺 | 乾隆鉴赏 |
| 鉴藏宝玺 | 宣统御览之宝 |
| 鉴藏宝玺 | 嘉庆御览之宝 |
| 鉴藏宝玺 | 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 |
| 鉴藏宝玺 | 太上皇帝之宝 |
| 鉴藏宝玺 | 八征耄念之宝 |
| 鉴藏宝玺 | 乾隆御览之宝 |
| 鉴藏宝玺 | 干清宫鉴藏宝 |
| 鉴藏宝玺 | 秘殿新编 |
| 鉴藏宝玺 | 珠林复位 |
| 鉴藏宝玺 | 秘殿珠林 |
| 鉴藏宝玺 | 三希堂精鉴玺 |
| 鉴藏宝玺 | 宜子孙 |
主题
| 【主题类别】 | 【主题(第一层)】 | 【主题(第二层)】 | 【主题说明】 |
| 其他主题 | 建筑 | 篱笆、围墙 | 围墙 |
| 其他主题 | 建筑 | 栏杆 | |
| 其他主题 | 果蔬 | 桃子 | |
| 其他主题 | 花草 | 蜀葵 | |
| 其他主题 | 器用 | 宗教器用 | 贡品、念珠、钵、经册卷 |
| 其他主题 | 器用 | 花器 | 瓶 |
| 次要主题 | 建筑 | 水利 | |
| 其他主题 | 山水 | 云 | 五色云 |
| 其他主题 | 树木 | ||
| 其他主题 | 翎毛 |
技法
| 【技法】 | 【技法细目】 |
| 工笔 | |
| 皴法 | 披麻皴 |
| 人物衣纹描法(匀称线条) | |
| 人物衣纹描法(粗细线条) |
参考数据
| 【类别】 | 【参考数据】 |
| 收藏着录 | 秘殿珠林续编(干清宫),页365 |
| 收藏着录 | 故宫书画录(卷八),第四册,页127 |
| 收藏着录 | 故宫书画图录,第十三册,页403-404 |
| 内容简介(中文) | 在东方胜身洲,住着尊者宾度罗跋罗堕,他身边伴随着一千位阿罗汉。尊者手持经书和法钵。向尊者致敬!《罗汉礼供》 汉画的宾度罗尊者,常常是一位长眉老人,这是源自《高僧传》里,东晋高僧道安梦见尊者头白眉长的形象。西藏则是根据《礼供》,以经书与钵为他的图像特征。传说宾度罗曾经前往地狱、畜生、恶鬼三道说法,经书和法钵就是三恶道众生送的礼物,尊者加持后成为信物,藉此可减轻恶道众生痛苦,令盲聋疯等恢复正常,获得解脱。 |
| 参考书目 | 1.葛婉章,〈清姚文瀚画十六罗汉连作 — 清宫罗汉画,流露西藏风〉,《故宫文物月刊》,第156期(1996年3月),页50-82。 |
| 内容简介(中文) | 乾隆皇帝将西藏画僧引入宫内中正殿,院画家也画西藏式罗汉画。姚文瀚此十八罗汉图组,即属一例,本次展出其中一轴。此画上有藏文音译梵名,边幅则有中文题写为第十二尊者,其序列与汉字尊名为乾隆皇帝重新敕定。画中尊者手持法钵,旁有经书,同见《罗汉礼供》所载第十二宾度罗跋罗堕尊者手持经书和法钵的样式。此尊者可减轻众生痛苦,令人健康并得解脱。姚文瀚为乾隆朝宫廷画家,善西洋晕染技巧。(20120408) |
| 内容简介(英文) | The Qianlong Emperor invited Tibetan monk-painters to the Zhongzheng Hall at court, and Painting Academy artists also did Tibetan-style arhat (lohan) paintings. Yao Wenhan’s set of 18 lohans is an example, with one chosen here for exhibit. At the top is a Tibetan title and to the side a Chinese inscription indicating the 12th lohan, the order and Chinese name re-established by the Qianlong Emperor. The lohan has a bowl in one hand with sutras at the side, as seen in iconography for the 12th lohan, Pindola Bharadvaja, in Ceremonial Offerings to Lohans, where he holds a sutra and bowl. The lohan can lessen the suffering of beings, bringing health and relief. Yao Wenhan was a court painter at Qianlong’s court excelling at Western wash shading.(20120408) |
| 参考书目 | 宋兆霖,〈清姚文瀚画第十二那楂拔哈喇錣杂尊者 轴〉,收入《唵嘛呢叭咪吽—院藏藏传佛教文物》(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2016.05),页210-211。 |
【作品展示】

清姚文瀚画第十二那楂拔哈喇錣杂尊者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