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基本信息】
| 作者 | 余省 |
| 品名 | 十二禁御图之姑洗昌辰图轴 |
| 朝代 | 清代 |
| 文件大小 | 18.03MB |
| 分辨率(DPI) | 300×300 |
| 像素大小 | 1898×3168 |
| 尺寸(CM) | 16.06×26.82 |
| 作品数量 | 1 |
| 作品收藏 | 台北故宫博物院 |
| 图片格式 | 默认提供TIF和JPG两个版本 |
基本数据
| 藏品类型 | 绘画 |
| 品名 | 清余省绘姑洗昌辰 轴 Guxi Changchen |
| 分类 | 绘画 |
| 作者 | 余省;Yu Sheng;Yu Xing |
| 数量 | 一轴 |
典藏尺寸
| 【位置】 | 【尺寸】(公分) |
| 本幅 | 179.2×106.1 |
| 全幅 | 357×138 |
质地
| 【质地位置】 | 【质地】 |
| 本幅 | 纸 |
题跋数据
| 【题跋类别】 | 【作者】 | 【位置】 | 【款识】 | 【书体】 | 【全文】 |
| 作者款识 | 余省 | 本幅 | 臣余省恭画 | 楷书 | |
| 印记: 余、省 |
|||||
| 题跋 | 清高宗 | 本幅 | 行书 | 昼长人静读书楼。座有兰芬古与谋。佳景环中惟自会。韶光户外倩谁收。营巢得意梁头燕。命侣忘机水上鸥。出岫白云归亦得。也无欢喜也无愁。季春御园旧作。 | |
| 印记: 携笔流云藻、乾隆御笔 |
|||||
印记资料
| 【印记类别】 | 【印记】 |
| 鉴藏宝玺 | 乾隆御览之宝 |
| 鉴藏宝玺 | 宝笈三编 |
| 鉴藏宝玺 | 宣统御览之宝 |
| 鉴藏宝玺 | 嘉庆御览之宝 |
| 鉴藏宝玺 | 嘉庆鉴赏 |
| 鉴藏宝玺 | 石渠宝笈 |
| 鉴藏宝玺 | 三希堂精鉴玺 |
| 鉴藏宝玺 | 宜子孙 |
主题
| 【主题类别】 | 【主题(第一层)】 | 【主题(第二层)】 | 【主题说明】 |
| 其他主题 | 山水 | 春景 | |
| 其他主题 | 山水 | 奇石 | |
| 主要主题 | 树木 | 松 | |
| 其他主题 | 树木 | 杨柳 | |
| 其他主题 | 树木 | 柏 | |
| 其他主题 | 花草 | 牡丹 | 牡丹林 |
| 其他主题 | 花草 | 海棠(木) | |
| 其他主题 | 花草 | 木兰(辛夷) | |
| 主要主题 | 建筑 | 宫殿 | |
| 其他主题 | 建筑 | 亭 | |
| 其他主题 | 建筑 | 桥 | |
| 其他主题 | 建筑 | 庭院 | |
| 其他主题 | 建筑 | 栏杆 | |
| 其他主题 | 建筑 | 篱笆、围墙 | 围墙 |
| 其他主题 | 山水 | 江河、湖海 | 江河 |
| 其他主题 | 人物 | 侍从(侍女、童仆) | 童仆 |
| 其他主题 | 树木 | ||
| 其他主题 | 花草 |
技法
| 【技法】 | 【技法细目】 |
| 工笔 | |
| 写意 | |
| 界画 | |
| 皴法 | |
| 皴法 | 披麻皴 |
| 人物衣纹描法(匀称线条) | |
| 苔点 |
参考数据
| 【类别】 | 【参考数据】 |
| 收藏着录 | 石渠宝笈三编(养心殿),第二册,页889-891 |
| 收藏着录 | 故宫书画录(卷八),第四册,页121 |
| 收藏着录 | 故宫书画图录,第十三册,页109-110 |
| 内容简介(中文) | 根据《石渠宝笈三编》记录,此画原属《十二月禁(御)图》之三月景轴,《姑洗昌辰》是依题签所录,「姑洗」是引用古乐十二律之名。这套十二月景,分别由乾隆时期院画家丁观鹏、周鲲、余省、沈源等各画三轴而成,皆题有乾隆诗作。 余省,生年据研究推测在三十一年(1692),卒年不详,应在乾隆三十二年(1767)以后。擅长花鸟、鱼禽等,师蒋廷锡。 此图画一山林下居所,根据建筑物的布排与经营奇巧的迭石庭园,应是圆明园后湖东南角一小岛,画面前半部是一阁台,原称「牡丹台」,是帝王赏牡丹的场所,乾隆九年改称「镂月开云」,用以纪念十二岁的乾隆在此地赏花时,初次见到祖父康熙皇帝之事。这栋香楠木筑成的殿阁规模不大,但屋瓦是以黄蓝两色琉璃相间拼成,相当讲究。后半部为另一组建筑,正是乾隆御题「昼长人静读书楼」的「养素书屋」读书处,庭中种有玉兰,也是展示兰花的地方。(陈韵如) |
| 参考书目 | 1.〈清余省姑洗吕辰〉,收入国立故宫博物院编辑委员会编,《园林名画特展图录》(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1987年十月初版),页84。 |
| 参考书目 | 何传馨,〈清余省绘姑洗昌辰 轴〉,收入《十全乾隆─清高宗的艺术品味》(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2013.10),页38-39。 |
【作品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