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杨大章】《画额摩鸟图轴》台北故宫博物院高清TIF大图网盘下载

【作品基本信息】

作者 杨大章
品名 画额摩鸟图轴
朝代 清代
文件大小 18.03MB
分辨率(DPI) 300×300
像素大小 1671×3598
尺寸(CM) 14.14×30.46
作品数量 1
作品收藏 台北故宫博物院
图片格式 默认提供TIF和JPG两个版本

基本数据

藏品类型 绘画
品名 清杨大章画额摩鸟 轴
E-mo Bird
分类 绘画
作者 杨大章
数量 一轴

典藏尺寸

【位置】 【尺寸】(公分)
本幅 149.8×101
上诗塘 36.5×101
下诗塘 33.1×101

质地

【质地位置】 【质地】
本幅
上诗塘
下诗塘

题跋数据

【题跋类别】 【作者】 【位置】 【款识】 【书体】 【全文】
作者款识 杨大章 本幅 臣杨大章奉敕恭绘 楷书
印记:
臣杨大章、恭绘
题跋 清高宗 上诗塘 甲午(公元一七七四年)清和中澣。御笔。 行书 咏额摩鸟十韵。嘠拉巴之鸟。其邦觏已难。忽随畨舶到。因命绘形看。佛朗机人识。大红海岛攅。具图还具说。惟悉复惟殚。性善弗为猛。喜炎最畏寒。通身毛作绛。垂嗉肉标丹。翅秃那能翥。尻髠颇亦安。讶成无翼至。曾匪有心干。世乐休征瑞。古初未纪官。珍禽虽不育。聊作异闻观。甲午(公元一七七四年)清和中澣。御笔。
印记:
惟精惟一、乾隆宸翰
题跋 梁国治 下诗塘 臣梁国治奉敕敬书 御制额摩鸟记。西洋人所记额摩鸟图说云。额摩鸟古今图籍未载。西洋旧无此种。于其国一千五百九十七年。当明万历二十五年丁酉。红毛国人始得自嘎拉巴海岛。携来西洋。云即彼国亦罕觏也。后六年。红毛国人复于嘎拉巴得二鸟。皆不能畜。
当本朝康熙十年辛亥。有胜老楞佐海岛头目。自印度国估舶购得。献之佛朗机亚国王。畜之。四年死。国王命工详图其状。鸟高五尺五寸。自顶至颈一尺五寸。俱无毛。惟脑后短毛甚稀。头绿颈翠。其连脊处及嗉皆红紫色。嗉下垂赘肉两片。长寸二分。广六分许。下圆如茄袋。亦红紫色。嘴上下略同他鸟。顶冠高三寸。骨自顶棱起至嘴左右三分如裂。形色坚致若牛角。近嘴两孔为鼻。其目大六七分。睛正圆。外黄晕。类狮子睛。其光色如金刚石也。目上眉弯如月。两耳孔大三四分。显豁呈露。其旁微有黑毛。舌入喉间。长可五分许。翅藏两胁毛下。甚小。有大管五。黑色而无翎。排次如人指。长约三四寸。自脊至膝上。毛皆麤散作黑绛色。仿佛熊豕。毛长数寸。两毛生一管中。不类他鸟翎羽。故仅足蔽体。无助飞腾也。尻形如鹤而不生长翎。胫以下皮如鳞甲。圆径寸许。似鹤胫而大。足三趾无距。爪坚实有力。红毛人言能向后攫物。又言每岁脱毛时。冠亦随脱。又言无舌无翅。验之皆不足信也。此鸟在嘎拉巴名额摩。在佛朗机名格素尔。性极驯。以手抚之。辄
依人而立。与以诸物皆就食。而常饲则惟蔬榖。亦爱食鱼。饮啄必仰首而吞。盖以舌在喉间。不能舐取耳。
印记:
臣、治

印记资料

【印记类别】 【印记】
鉴藏宝玺 乾隆御览之宝
鉴藏宝玺 太上皇帝之宝
鉴藏宝玺 嘉庆御览之宝
鉴藏宝玺 宣统御览之宝
鉴藏宝玺 八征耄念之宝
鉴藏宝玺 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
鉴藏宝玺 乾隆鉴赏
鉴藏宝玺 石渠宝笈
鉴藏宝玺 三希堂精鉴玺
鉴藏宝玺 宜子孙
鉴藏宝玺 石渠定鉴
鉴藏宝玺 宝笈重编
鉴藏宝玺 御书房鉴藏宝

主题

【主题类别】 【主题(第一层)】 【主题(第二层)】 【主题说明】
次要主题 花草 牡丹
主要主题 翎毛 额摩鸟
次要主题 翎毛
次要主题 花草 木兰(辛夷)
其他主题 花草 蒲公英

技法

【技法】 【技法细目】
工笔
没骨
双钩

参考数据

【类别】 【参考数据】
收藏着录 石渠宝笈续编(御书房),第四册,页2254
收藏着录 故宫书画录(卷八),第四册,页128
收藏着录 故宫书画图录,第十四册,页129-130
内容简介(中文) 杨大章,乾隆时供奉内廷。根据御制诗及「御制额摩鸟记」得知,乾隆认为此鸟最早由荷兰人于公元一五八七年得之于某海岛,后有人于印度购之送给佛朗机亚(今葡萄牙)国王,国王并命工详图其状。关于此珍禽有种种不实传说,乾隆于三十九年(公元一七七四年)由番舶得之,一一验证驳斥,并于同年要求画家补绘入现在同时展出的「鸟谱」中。这种鸟可能是产于澳洲及新几内亚岛附近的食火鸡。
内容简介(英文) Yang Ta-chang, dates unknown, served the Ch’ien-lung (1736-1795) court. The Ch’ien-lung Emperor, from his poetry and “Imperial Record on the Cassowary”, wrote that this bird was not native to the West. He noted its origins there began in 1587, when the Dutch captured it on an island. Then it was purchased in India and presented to the king of what is now Portugal, ordering that detailed illustrations be done. Apocryphal stories about the bird abounded. After the Emperor acquired one from a foreign ship in 1774, he refuted and re-examined them. In that year, painters were requested to add it to “Manual of Birds”, also on display here. It perhaps is a kind of cassowary (casuaris) bird indigenous to the Australia or New Guinea area.
参考书目 1.赖毓芝,〈从印度尼西亚到欧洲与清宫 — 谈院藏杨大章额摩鸟图〉,《故宫文物月刊》,第297期(2007年12月),页24-37。

作品展示

清杨大章画额摩鸟轴
清杨大章画额摩鸟轴

【下载地址(支付后可显示下载链接,下载图片高清,无水印!默认提供【JPG快速浏览版】【JPG高清版】【TIF高清版】3个版本,百度网盘下载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