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基本信息】
作者 | 王绂 |
品名 | 画竹图轴 |
朝代 | 明朝 |
文件大小 | 18.03MB |
分辨率(DPI) | 300×300 |
像素大小 | 1401×4292 |
尺寸(CM) | 11.86×36.33 |
创作时间 | 明成祖永乐元年(1403) |
作品数量 | 1 |
作品收藏 | 台北故宫博物院 |
图片格式 | 默认提供TIF和JPG两个版本 |
基本数据
藏品类型 | 绘画 |
品名 | 明王绂画竹 轴 Bamboo |
分类 | 绘画 |
作者 | 王绂 |
创作时间 | 明成祖永乐元年(1403) |
数量 | 一轴 |
典藏尺寸
【位置】 | 【尺寸】(公分) |
本幅 | 127.2×40.2 |
质地
【质地位置】 | 【质地】 |
本幅 | 纸 |
题跋数据
【题跋类别】 | 【作者】 | 【位置】 | 【款识】 | 【书体】 | 【全文】 |
作者款识 | 王绂 | 本幅 | 我爱君家虽带郭。嚣尘不到南熏箔。相过聊为写闲情。楚云数叶秋阴薄。写于自觉襟抱清。鬓丝飒飒新凉生。何当为君作长笛。持向君山吹月明。仆偶过逢吉高轩。茗话余。出此纸求画。遂写此并赋诗以塞责云。时永乐元年(公元一四0三年)五月既望。九龙山人王绂孟端识。 | 草书 | |
印记: 冰壶秋月、孟端、王绂之印 |
|||||
题跋 | 滕用亨 | 本幅 | 南阳滕用亨 | 隶书 | 龙山笔意肖房山。秋影秋声户牖间。不是此均(点去)君似清玉。何由埃𡏖画高闲。南阳滕用亨。 |
印记: 漫漶不辨 |
|||||
题跋 | 张肎 | 本幅 | 浚仪张肎 | 行书 | 书法元于画法同。半窗秋影墨池中。同州仙去房山远。赖有王君继此风。赵吴兴诗有云。石如飞白竹如籀。此法还如八法同。是吴兴公以画而作书者也。同州房山亦同此妙。若蓟丘息斋。皆不足以论此者也。今观友石公着此笔。深有契于吴兴公所论者之妙。座中朋来同轩二先生。以仆之言为然。故书其右云。浚仪张肎识。 |
印记: 张肎、继孟、一印不辨 |
|||||
题跋 | 梁用行 | 本幅 | 永乐乙酉孟秋既望。安定梁用行题。 | 行书 | 此君画意非画画。高士赏激俗子骂。我亦平生颇谙此。许君不在房山下。闲斋雨晴风日妍。偶呼笔砚置几前。为写黄陵庙前景。鹧鸪啼处烟苍然。座中有客皆俊逸。尤解监之称啧啧。明朝风雨更来看。只恐蛟虬夜穿壁。太原王公孟端写竹。雅得房山笔趣。翛然窗几。似有清籁与南熏偕来。仆素嗜此。不觉技痒。遂邀南阳滕朋来俊仪张梦庵同赋焉。同观者兰陵缪伯高。是日午饮。主人二茂异也。永乐乙酉孟秋既望。安定梁用行题。 |
印记: 梁用行 |
印记资料
【印记类别】 | 【印记】 |
收传印记 | 金石盟 |
鉴藏宝玺 | 宣统御览之宝 |
鉴藏宝玺 | 嘉庆御览之宝 |
鉴藏宝玺 | 乾隆御览之宝 |
鉴藏宝玺 | 御书房鉴藏宝 |
鉴藏宝玺 | 乾隆鉴赏 |
鉴藏宝玺 | 石渠宝笈 |
鉴藏宝玺 | 三希堂精鉴玺 |
鉴藏宝玺 | 宜子孙 |
主题
【主题类别】 | 【主题(第一层)】 | 【主题(第二层)】 | 【主题说明】 |
主要主题 | 树木 | 竹 |
技法
【技法】 | 【技法细目】 |
写意 |
参考数据
【类别】 | 【参考数据】 |
收藏着录 | 石渠宝笈初编(御书房),下册,页1119-1120 |
收藏着录 | 故宫书画录(卷五),第三册,页286 |
收藏着录 | 故宫书画图录,第六册,页31-32 |
【作品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