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基本信息】
| 作者 | 爱新觉罗·永瑢 | 
| 品名 | 绘大云轮请雨经结坛仪轨图说册-结坛道场 | 
| 朝代 | 清代 | 
| 文件大小 | 18.0MB | 
| 分辨率(DPI) | 300×300 | 
| 像素大小 | 2829×2121 | 
| 尺寸(CM) | 23.95×17.95 | 
| 创作时间 | 清高宗乾隆四十三年(1778) | 
| 作品收藏 | 台北故宫博物院 | 
基本数据
| 藏品类型 | 绘画 | 
| 品名 | 
清永瑢绘大云轮请雨经结坛仪轨图说 册 结坛道场                                                             A Platform of the Buddhist Rite  | 
| 分类 | 绘画 | 
| 作者 | 爱新觉罗永瑢 | 
| 创作时间 | 清高宗乾隆四十三年(1778) | 
| 数量 | 一幅 | 
典藏尺寸
| 【位置】 | 【尺寸】(公分) | 
| 本幅 | 35.5×58.7 | 
质地
| 【质地位置】 | 【质地】 | 
| 本幅 | 绢 | 
题跋数据
| 【题跋类别】 | 【作者】 | 【位置】 | 【款识】 | 【书体】 | 【全文】 | 
| 题跋 | 爱新觉罗永瑢 | 楷书 | 谨按结坛仪轨。并依经文陈设。择洁净地方。广十二步。以为道场。筑坛其中。东向。高一尺。方十步。取洁净黄土。代(牛秦)牛粪。泥坛四周。(小字夹注:考(牛秦)字。玉篇广韵并云。牛名。字典引本草云。北牛曰(牛秦)。小于水牛。今牛种无此称。未知所指。又考楞严经云。白牛食雪山肥草。饮雪山清水。其粪微细。可合栴坛。疑此经所云(牛秦)牛。亦即此类。盖北方得水之正位。而白色则金行。为水之母。故可因以致雨。取类而用之耳。今亦依楞严经法。穿地五尺。取净黄土。和香末代之。)坛中设床。方广二丈。为高座。覆以青幄。(小字夹注:经所云青。盖北方黑色。亦取水德也。)幄中设主坛僧座一。高桌一。两旁设诵经僧矮座。并矮桌。如其人数。凡座褥桌帏。皆以青色。从高座东量三肘外。(小字夹注:按韵会云。一尺五寸为一肘。古尺当今尺七寸许。今酌以一尺为一肘。)设青帏高桌一。桌上设供器及乳糜杂果。(南西北并同。)供龙王。一身三头。并诸眷属。西向。(小字夹注:经文云。用牛粪汁画。今以白檀香水代之。画于插屏上。)从高座南。量五肘外。供龙王。一身五头。并诸眷属。北向。从高座西。量七肘外。供龙王。一身七头。并诸眷属。东向。从高座北。量九肘外。供龙王。一身九头。并诸眷属。南向。坛四角。各竖青旛七。一旛下各燃酥油灯一。灯前四角。各设花缾。插诸杂花。坛之四周。或一步。或数步外。以席为墙。四面有门。门各画二行龙守护用。代经所云。或灰或水以为界畔者。龙首皆向门。而蜿蜒其尾。互相钩结。门外有屏。亦以席为之。选高行持戒僧一人主坛。两序亦择戒行清净僧人唪经。又选僧二人。或四人入坛为侍者。以供添香注水之役。僧皆青衣。熏沐斋袚。悉如经仪。昼夜严净。虔诚结愿。讽诵经文。至一七日。或二七日。远至三七日。自然感召天和。甘霖应祷矣。 | 
印记资料
| 【印记类别】 | 【印记】 | 
| 鉴藏宝玺 | 乾隆御览之宝 | 
| 鉴藏宝玺 | 秘殿珠林 | 
| 鉴藏宝玺 | 秘殿新编 | 
| 鉴藏宝玺 | 珠林复位 | 
主题
| 【主题类别】 | 【主题(第一层)】 | 【主题(第二层)】 | 【主题说明】 | 
| 其他主题 | 走兽 | 龙 | |
| 主要主题 | 建筑 | 祭坛 | |
| 其他主题 | 器用 | 宗教器用 | 
技法
| 【技法】 | 【技法细目】 | 
| 工笔 | |
| 界画 | |
| 白描 | 
参考数据
| 【类别】 | 【参考数据】 | 
| 收藏着录 | 秘殿珠林续编(干清宫),页309-313 | 
| 收藏着录 | 故宫书画录(卷八),第四册,页149 | 
| 收藏着录 | 故宫书画图录,第二十七册,页58-63 | 
【作品展示】

清永瑢绘大云轮请雨经结坛仪轨图说图册-结坛道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