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基本信息】
| 作者 | 张照 |
| 品名 | 临宋人杂书册 |
| 朝代 | 清代 |
| 文件大小 | 143.97MB |
| 分辨率(DPI) | 300×300 |
| 像素大小 | 2831×2119 |
| 尺寸(CM) | 23.96×17.94 |
| 创作时间 | 清高宗乾隆三年(1738) |
| 作品数量 | 8 |
| 作品收藏 | 台北故宫博物院 |
| 图片格式 | 默认提供TIF和JPG两个版本 |
基本数据
| 藏品类型 | 书法 |
| 品名 | 清张照临宋人杂书 册 |
| 分类 | 法书 |
| 作者 | 张照 |
| 书体 | 行书 |
| 创作时间 | 清高宗乾隆三年(1738) |
| 数量 | 一册:八开(本幅八开十六幅) |
| 作品语文 | 汉文 |
| 释文 | (第一篇)未来不可招。已过那容遣。中间见在心。一一风轮转。自从一生二。巧历莫能衍。不如袖手坐。六用都怀卷。风雷生謦欬。万窍自号喘。诗人思无邪。孟子内自反。大珠分一月。细绠合两茧。累然挂禅床。妙用夫岂浅。东坡数珠篇。(第二篇)朝廷遣诏使。未离国门。诸监司纵横遣官。每司两三辈交驰。体访按察。将迎旁午。诏使未尝到。而郡县已不胜扰矣。未晓未晓。此岂朝廷德意。临米襄阳。(第三篇)翁尊体安和。伏慰。侍书小儿并健。适遣信参军小顿。自当令卿知吾言之不虚也。郭桂阳已至。将甲甚精。惟王临庆军马小不称耳。比病告皆善耶。秋冬不复忧病也。迟更上问。(第四篇)夜静群动息。池台惟月明。无缘驻清景。日出事还生。茶爽添诗句。天清莹道心。只留一只鹤。此外是空林。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时有山僧来。悬灯成共宿。再见封侯万户。立谈赐璧十双。讵胜耦耕南亩。何如高卧西牕。陶潜避俗翁。未必能达道。观其着诗集。颇亦恨枯槁。达生岂是足。默识盖不早。有子贤与愚。何其挂怀抱。乾隆戊午(公元一七三八年)长夏。临各家妙迹。张照。 |
典藏尺寸
| 【位置】 | 【尺寸】(公分) |
| 本幅 | 27.5×15.6 |
质地
| 【质地位置】 | 【质地】 |
| 本幅 | 纸 |
题跋数据
| 【题跋类别】 | 【作者】 | 【位置】 | 【款识】 | 【书体】 | 【全文】 |
| 题签 | 封面 | 楷书 | 张照临宋人杂书。 |
印记资料
| 【印记类别】 | 【印记】 |
| 作者印记 | 筏喻 |
| 作者印记 | 法华盦 |
| 作者印记 | 瀛海仙班 |
| 作者印记 | 得天居士 |
| 作者印记 | 西溪 |
| 作者印记 | 张照之印 |
| 作者印记 | 得天 |
| 鉴藏宝玺 | 乾隆御览之宝 |
| 鉴藏宝玺 | 宝笈重编 |
| 鉴藏宝玺 | 重华宫鉴藏宝 |
| 鉴藏宝玺 | 石渠定鉴 |
| 鉴藏宝玺 | 宜子孙 |
| 鉴藏宝玺 | 三希堂精鉴玺 |
| 鉴藏宝玺 | 石渠宝笈 |
| 鉴藏宝玺 | 乾隆鉴赏 |
| 鉴藏宝玺 | 嘉庆御览之宝 |
| 鉴藏宝玺 | 古稀天子之宝(重六) |
| 鉴藏宝玺 | 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 |
| 鉴藏宝玺 | 八征耄念之宝 |
| 鉴藏宝玺 | 八征耄念之宝(重七) |
| 鉴藏宝玺 | 重华宫宝 |
| 鉴藏宝玺 | 太上皇帝之宝 |
| 鉴藏宝玺 | 宣统御览之宝 |
参考数据
| 【类别】 | 【参考数据】 |
| 收藏着录 | 石渠宝笈续编(重华宫),第3册,页1759 |
| 收藏着录 | 故宫书画录(卷八),第四册,页21 |
【作品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