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基本信息】
| 作者 | 李成 |
| 品名 | 林亭图-名画荟萃册 |
| 朝代 | 北宋 |
| 文件大小 | 18.01MB |
| 分辨率(DPI) | 300×300 |
| 像素大小 | 2832×2120 |
| 尺寸(CM) | 23.97×17.94 |
| 作品数量 | 1 |
| 作品收藏 | 台北故宫博物院 |
| 图片格式 | 默认提供TIF和JPG两个版本 |
基本数据
| 藏品类型 | 绘画 |
| 品名 | 名画荟萃 册 宋李成林亭 |
| 分类 | 绘画 |
| 作者 | 李成 |
| 数量 | 一幅 |
典藏尺寸
| 【位置】 | 【尺寸】(公分) |
| 本幅 | 37.5×72.2 |
质地
| 【质地位置】 | 【质地】 |
| 本幅 | 纸 |
| 【题跋类别】 | 【作者】 | 【位置】 | 【款识】 | 【书体】 | 【全文】 |
| 题跋 | 赵龄 | 本幅 | 天水赵龄书于丹阳舟次 | 行书 | 李咸熙霜林杰阁。造意经营迥出凡品。具见胸中傀儡(块垒之误)。笔底化工未易窥测者。拜览之余。不胜膺服。漫题短句于上。咸熙六法世无敌。远近浓淡归数笔。天机所到妙入神。此图尤为人爱惜。苍山百迭树千重。高泉一派泻晴虹。疎松深谷互隐见。羊肠细路东西通。阁中幽人清似玉。倚槛优游唫不足。我役黄尘奔竞途。劳生颇欠看山福。春风几度碧桃开。旧时猿鹤相惊猜。有田可耕书可读。家在山中归去来。天水赵龄书于丹阳舟次。 |
|
印记: 龄、文玑 |
|||||
印记资料
| 【印记类别】 | 【印记】 |
| 鉴藏宝玺 | 乾隆御览之宝 |
| 鉴藏宝玺 | 石渠宝笈 |
| 鉴藏宝玺 | 重华宫鉴藏宝 |
| 鉴藏宝玺 | 乐善堂图书记 |
| 鉴藏宝玺 | 机暇静赏 |
| 鉴藏宝玺 | 嘉庆御览之宝 |
主题
| 【主题类别】 | 【主题(第一层)】 | 【主题(第二层)】 | 【主题说明】 |
| 主要主题 | 山水 | 冬景(雪景) | |
| 其他主题 | 山水 | 石磴、栈道 | 石磴 |
| 其他主题 | 山水 | 溪涧、湍泉 | 溪涧 |
| 其他主题 | 人物 | 高士(士人、隐士) | |
| 其他主题 | 人物 | 百姓 | |
| 主要主题 | 树木 | 寒林.枯树 | |
| 其他主题 | 建筑 | 茅草屋 | |
| 其他主题 | 建筑 | 篱笆、围墙 | 围墙 |
| 其他主题 | 树木 | 杉 | |
| 其他主题 | 器用 | 挑担 | |
| 其他主题 | 器用 | 家具(屏风) | 桌 |
| 其他主题 | 器用 | 篮.篓.箩筐 | |
| 其他主题 | 建筑 | 桥 |
技法
| 【技法】 | 【技法细目】 |
| 写意 | |
| 皴法 | |
| 人物衣纹描法(减笔) | |
| 苔点 |
参考数据
| 【类别】 | 【参考数据】 |
| 收藏着录 | 石渠宝笈初编(重华宫),下册,页735-736 |
| 收藏着录 | 故宫书画录(卷六),第四册,页199-200 |
| 收藏着录 | 故宫书画图录,第二十九册,页214-219 |
【作品展示】

名画荟萃册宋李成林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