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基本信息】
作者 | 佚名 |
品名 | 元孙芝创刊佛说阿弥陀经塔轴 |
朝代 | 元朝 |
文件大小 | 18.01MB |
分辨率(DPI) | 300×300 |
像素大小 | 2120×2832 |
尺寸(CM) | 17.94×23.97 |
作品数量 | 1 |
作品收藏 | 台北故宫博物院 |
图片格式 | 默认提供TIF和JPG两个版本 |
基本数据
藏品类型 | 版画,书法 |
品名 | 元刊佛说阿弥陀经塔 轴 |
分类 | 法帖 |
作者 | 孙芝创 |
书体 | 楷书 |
数量 | 一轴 |
作品语文 | 汉文 |
释文 | (元椠朱印宝塔七层。佛说阿弥陀经。经文不录。)自识。净土法门。乃如来怜悯众生。根器不齐。寿命断修。短促则一生未了。隔世还迷参究。则真悟者希。十人九蹉。是以开示莲邦。三根普接。一登九品。直至菩提。真速超生死之良方也。无奈智者过之。偏执惟心净土。不必西方。如巢许矜高。自疏尧舜。愚者不及。又疑带业凡夫。难登宝剎。如穷子逃逝。甘弃家园。是以信者绝少。宜如来预记此经为难信之法也。因恐独言之不信。乃举六方诸佛。同声劝信以证之。又恐少言之不信。广引恒沙诸佛。普劝当信以坚之。捴是剖露肝肠。冀人之必信耳。夫水火能生人。亦能杀人。然人畏其害。而犹必趋其利。今净土既长生。又得无生。人乃举两利而兼弃之。岂未闻佛语乎。抑佛语不足信乎。古人制此经为定课。欲令朝闻夕见。以起人信耳。乃反习而不察乎。大率人情乍闻易尊。习闻易玩。今玩已极矣。宜提纲挈领。令人观察。庶几能信是以创书此塔。愿人见上层佛与圣众。宣说此经。即如覩灵山一会。俨然未散。所言不虚。见六层塔中六方佛号。即如覩恒沙诸佛。坐微尘剎。劝发信心。见塔顶圣号。即如覩光明相好。莲土庄严。海会圣众。盖娑婆极乐。同在吾心。不信则方寸间隔十万亿土。能信则十万亿土即在方寸间。非近非远。塔顶隐然可会。果能见塔生信。因信发愿。因愿起行。勇猛修持。决定往生。自然亲见莲尊。亲闻妙法。亲诣十方。承佛授记。非复今日纸上所见矣。彼时方不负本师与诸佛劝信苦心也。佛弟子忆莲孙芝创书。并跋。 |
典藏尺寸
【位置】 | 【尺寸】(公分) |
本幅 | 129.6×39.9 |
质地
【质地位置】 | 【质地】 |
本幅 | 纸 |
印记数据【印记类别】【印记】鉴藏宝玺乾隆御览之宝鉴藏宝玺乾隆鉴赏鉴藏宝玺秘殿珠林鉴藏宝玺三希堂精鉴玺鉴藏宝玺宜子孙鉴藏宝玺秘殿新编鉴藏宝玺珠林复位鉴藏宝玺干清宫鉴藏宝鉴藏宝玺太上皇帝之宝鉴藏宝玺嘉庆御览之宝鉴藏宝玺宣统御览之宝
参考数据
【类别】 | 【参考数据】 |
收藏着录 | 秘殿珠林续编(干清宫),页296-297 |
【作品展示】
元刊佛说阿弥陀经塔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