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基本信息】
作者 | 赵孟頫 |
品名 | 乾隆三希堂法帖(二十)册-元赵孟頫书东坡次韵僧潜见赠诗并记 |
朝代 | 元代 |
文件大小 | 143.97MB |
分辨率(DPI) | 300×300 |
像素大小 | 2831×2119 |
尺寸(CM) | 23.96×17.94 |
作品数量 | 8 |
作品收藏 | 台北故宫博物院 |
图片格式 | 默认提供TIF和JPG两个版本 |
基本数据
藏品类型 | 书法,法帖,墨拓 |
品名 | 清乾隆三希堂法帖(二十) 册 元赵孟頫书东坡次韵僧潜见赠诗并记 |
分类 | 法帖 |
作者 | 赵孟頫 |
书体 | 行草书 |
数量 | 一幅 |
作品语文 | 汉文 |
释文 | 道人胸中水镜清。万象起灭无逃形。独依古寺种秋菊。要伴骚人飡落英。人间底处有南北。纷纷鸿雁何曾冥。门卞门坐穴一禅榻。头上歳月空峥嵘。今年偶出为求法。欲与慧剑加砻硎。云衲新磨山水出。霜髭不翦儿童惊。公侯欲识不可得。故知倚市无倾城。秋风吹梦过准水。想见橘柚垂空庭。故人各在天一角。相望落落如晨(脱星字)。彭城老守何足顾。枣林桑墅相邀迎。千山不惮荒店远。两脚欲趁飞猱轻。多生绮语磨不尽。尚有宛转诗人情。猿吟鹤唳本无意。不知下有行人行。空阶夜雨自清絶。谁使掩抑啼孤惸。我欲仙山掇瑶草。倾筐坐叹何时盈。簿书鞭朴书填委。煮茗烧栗宜宵征。乞取摩尼照浊水。共看落月金盆倾。大德十年(公元一三0六年)十月初。余谒中峯老师。适它出。与我月林上人话及东坡次韵潜师之语。出帋墨索书一通。以为禅房清供。呵呵。三教弟子赵孟頫记。 |
质地
【质地位置】 | 【质地】 |
本幅 | 纸 |
题跋数据
【题跋类别】 | 【作者】 | 【位置】 | 【款识】 | 【书体】 | 【全文】 |
题跋 | 董其昌 | 本幅 | 董其昌题 | 行草书 | 赵吴兴为中峰书此卷。全类李北海。最称合作。其诗亦学韩昌黎石鼓歌。后有鸥波小印。盖鸥波亭公家临池处。独此卷见之。董其昌题。 |
印记: 董其昌印 |
|||||
题跋 | 程正揆 | 本幅 | 程正揆 | 行草书 | 予曾得祖搨淳化四卷李北海数日帖。多藏锋拙笔。与世所刻尖露者不类。故知文敏得其神髓。非仅为优孟衣冠也。程正揆。 |
印记: 程正揆印 |
印记资料
【印记类别】 | 【印记】 |
作者印记 | 赵氏子昂 |
作者印记 | 鸥波(连珠印) |
【作品展示】
乾隆三希堂法帖(二十)册-元赵孟頫书东坡次韵僧潜见赠诗并记-
乾隆三希堂法帖(二十)册-元赵孟頫书东坡次韵僧潜见赠诗并记-
乾隆三希堂法帖(二十)册-元赵孟頫书东坡次韵僧潜见赠诗并记-
乾隆三希堂法帖(二十)册-元赵孟頫书东坡次韵僧潜见赠诗并记-
乾隆三希堂法帖(二十)册-元赵孟頫书东坡次韵僧潜见赠诗并记-
乾隆三希堂法帖(二十)册-元赵孟頫书东坡次韵僧潜见赠诗并记-
乾隆三希堂法帖(二十)册-元赵孟頫书东坡次韵僧潜见赠诗并记-
乾隆三希堂法帖(二十)册-元赵孟頫书东坡次韵僧潜见赠诗并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