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基本信息】
作者 | 张照 |
品名 | 书御制立身以至诚为本论册 |
朝代 | 清代 |
文件大小 | 755.86MB |
分辨率(DPI) | 300×300 |
像素大小 | 2831×2119 |
尺寸(CM) | 23.96×17.94 |
创作时间 | 清高宗乾隆八年(公元一七四三年) |
作品数量 | 42 |
作品收藏 | 台北故宫博物院 |
图片格式 | 默认提供TIF和JPG两个版本 |
基本数据
藏品类型 | 书法 |
品名 | 清张照书御制立身以至诚为本论 册 |
分类 | 法书 |
作者 | 张照 |
书体 | 行楷书 |
创作时间 | 清高宗乾隆八年(公元一七四三年) |
数量 | 一册:四十二开(本幅四十二开八十四幅) |
作品语文 | 汉文 |
释文 | 御制立身以至诚为本论。夫诚者万物之原。万事之本。天所赋。物所受之正理也。故在天则为干元坤元。而万物资始资生。在人则为能尽其性。参天地而赞化育。然人咸具是理。而鲜能全之。故日蔽于私。溺于习。而天理几乎失矣。圣人者出。作君作师。修道以立教。教人由诚之之道。以驯致至诚之域。故曰立身以至诚为本。岂非实理本于生初。在人之自勉乎。盖至诚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既能择善。又能固执。则可进于诚矣。而身立矣。夫立身不外于言行。而言行不可以外饰。言必期于有物。则言可为天下法矣。行必期于有恒。则行可为天下则矣。诚故也。立身必先于忠孝。而忠孝不可以伪为。视无形而听无声。则养志承欢。可云无忝矣。公忘私而国忘家。则尽忠补过可称匪懈矣。诚故也。其要在克己。己不克则私欲潜滋。何以能诚。其功又在慎独。诗曰。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先儒有言曰。学始于不欺暗室。良以独不慎。则发念行事。终为小人之归耳。然则克己慎独者。求诚之切务也。历观古来。圣有安勉。而皆本于诚。书曰。钦明文思安安。尧之至诚无间也。又曰。元德升闻。舜之至诚上达也。仲虺之诰曰。以义制事。以礼制心。丹书曰。敬胜怠者吉。义胜欲者从。此汤武之勉而诚也。勉而诚。与至诚无异。尧舜汤武。莫不称之为大圣。故曰及其成功一也。然则欲诚其身。当择善固执。克己慎独。以驯致于至圣之域。以之参天地赞化育。不难矣。乾隆癸亥(公元一七四三年)冬至。臣张照敬书。 |
典藏尺寸
【位置】 | 【尺寸】(公分) |
本幅 | 33.3×21.4 |
质地
【质地位置】 | 【质地】 |
本幅 | 绢 |
印记数据【印记类别】【印记】作者印记臣照作者印记瀛海僊班鉴藏宝玺宝笈重编鉴藏宝玺石渠定鉴鉴藏宝玺宜子孙鉴藏宝玺三希堂精鉴玺鉴藏宝玺石渠宝笈鉴藏宝玺乾隆鉴赏鉴藏宝玺乾隆御览之宝鉴藏宝玺重华宫鉴藏宝鉴藏宝玺嘉庆御览之宝鉴藏宝玺宣统御览之宝
参考数据
【类别】 | 【参考数据】 |
收藏着录 | 石渠宝笈续编(重华宫),第三册,页1756 |
收藏着录 | 故宫书画录(卷八),第四册,页22 |
【作品展示】
清张照书御制立身以至诚为本论册-
清张照书御制立身以至诚为本论册-
清张照书御制立身以至诚为本论册-
清张照书御制立身以至诚为本论册-
清张照书御制立身以至诚为本论册-
清张照书御制立身以至诚为本论册-
清张照书御制立身以至诚为本论册-
清张照书御制立身以至诚为本论册-
清张照书御制立身以至诚为本论册-
清张照书御制立身以至诚为本论册-
清张照书御制立身以至诚为本论册-
清张照书御制立身以至诚为本论册-
清张照书御制立身以至诚为本论册-
清张照书御制立身以至诚为本论册-
清张照书御制立身以至诚为本论册-
清张照书御制立身以至诚为本论册-
清张照书御制立身以至诚为本论册-
清张照书御制立身以至诚为本论册-
清张照书御制立身以至诚为本论册-
清张照书御制立身以至诚为本论册-
清张照书御制立身以至诚为本论册-
清张照书御制立身以至诚为本论册-
清张照书御制立身以至诚为本论册-
清张照书御制立身以至诚为本论册-
清张照书御制立身以至诚为本论册-
清张照书御制立身以至诚为本论册-
清张照书御制立身以至诚为本论册-
清张照书御制立身以至诚为本论册-
清张照书御制立身以至诚为本论册-
清张照书御制立身以至诚为本论册-
清张照书御制立身以至诚为本论册-
清张照书御制立身以至诚为本论册-
清张照书御制立身以至诚为本论册-
清张照书御制立身以至诚为本论册-
清张照书御制立身以至诚为本论册-
清张照书御制立身以至诚为本论册-
清张照书御制立身以至诚为本论册-
清张照书御制立身以至诚为本论册-
清张照书御制立身以至诚为本论册-
清张照书御制立身以至诚为本论册-
清张照书御制立身以至诚为本论册-
清张照书御制立身以至诚为本论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