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基本信息】
作者 | 张师诚 |
品名 | 跋豳风十二月图说册-一日觱发 |
朝代 | 清代 |
文件大小 | 18.23MB |
分辨率(DPI) | 300×300 |
像素大小 | 2830×2122 |
尺寸(CM) | 23.96×17.96 |
作品数量 | 1 |
作品收藏 | 台北故宫博物院 |
图片格式 | 默认提供TIF和JPG两个版本 |
基本数据
藏品类型 | 绘画 |
品名 | 清张师诚跋豳风十二月图说 册 一日觱发 A Chilly Day in the Eleventh Lunar Month |
分类 | 绘画 |
数量 | 二幅 |
典藏尺寸
【位置】 | 【尺寸】(公分) |
本幅 | 36.4×33.3 |
对幅 | 36.4×33.3 |
质地
【质地位置】 | 【质地】 |
本幅 | 绢 |
对幅 | 纸 |
题跋数据
【题跋类别】 | 【作者】 | 【位置】 | 【款识】 | 【书体】 | 【全文】 |
题跋 | 张师诚 | 对幅 | 楷书 | 一之日觱发说。毛传曰。一之日十之余也。周正月也。觱发。风寒也。孔疏。建子之月。纯阴已过。阳气初动。物之芽蘗将生。故以日称之四月。诗云。飘风发发。故以觱发为寒风。或曰觱发之为风。其义隐而难知。据说文。觱为角。徐锴曰。今之觱栗。冬日寒风骤发。其声似之。所以风寒。谓之觱发。陈旸乐书曰。大者九窍名觱栗。小者六窍名风管。田家志引谚云。三九二十七。篱头吹觱粟。正谓风吹篱落。其声似觱栗。与诗意合。庄子。冷风则小和。飘风则大和。厉风济则众窍为虚。是籁之实也。淮南子亦云。风之过箫。清浊各异。亦以风声比箫声。宋玉赋所谓。冲孔动楗。殷仲文诗所谓。爽籁警幽。律皆可互证。今按瞻印卬诗郑笺。觱涌出貌。此诗盖借以状风势。又四月诗郑笺发疾貌。冬风怒号如泉涌出。挟寒而至。其势如疾。觱发二字。解此为得之。觱栗起于后世。于古乐无闻。或说未可为据也。 |
主题
【主题类别】 | 【主题(第一层)】 | 【主题(第二层)】 | 【主题说明】 |
其他主题 | 山水 | 冬景(雪景) | |
其他主题 | 山水 | 江河、湖海 | 江河 |
其他主题 | 人物 | 百姓 | |
其他主题 | 树木 | ||
其他主题 | 树木 | 寒林.枯树 | 枯树 |
其他主题 | 树木 | 竹 | |
其他主题 | 花草 | 梅(白.红.蜡梅) | 白梅、红梅 |
其他主题 | 建筑 | 房舍 | |
次要主题 | 建筑 | 茅草屋 | |
次要主题 | 建筑 | 篱笆、围墙 | 围墙 |
主要主题 | 经史‧故事 | 豳风十二月说 | |
其他主题 | 器用 | 饮食器 | |
其他主题 | 器用 | 香炉.火盆 | 火盆 |
其他主题 | 器用 | 挑担 |
技法
【技法】 | 【技法细目】 |
皴法 | 披麻皴 |
苔点 | |
人物衣纹描法(匀称线条) |
参考数据
【类别】 | 【参考数据】 |
收藏着录 | 故宫书画录(卷八),第四册,页158 |
收藏着录 | 故宫书画图录,第二十七册,页204-211 |
【作品展示】
清张师诚跋豳风十二月图说册一日觱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