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基本信息】
作者 | 王澍 |
品名 | 书积书岩帖(三十九)册-临戏鸿堂本颜真卿送刘太冲序并董其昌跋 |
朝代 | 清代 |
文件大小 | 125.97MB |
分辨率(DPI) | 300×300 |
像素大小 | 2831×2119 |
尺寸(CM) | 23.96×17.94 |
创作时间 | 清世宗雍正六年(1728) |
作品数量 | 7 |
作品收藏 | 台北故宫博物院 |
图片格式 | 默认提供TIF和JPG两个版本 |
基本数据
藏品类型 | 书法 |
品名 | 清王澍书积书岩帖(三十九) 册 临戏鸿堂本颜真卿送刘太冲序并董其昌跋 |
分类 | 法书 |
作者 | 王澍 |
书体 | 行书 |
创作时间 | 清世宗雍正六年(1728) |
数量 | 一幅 |
作品语文 | 汉文 |
释文 | 刘太冲者。彭城之华望者也。自开府垂明于宋室。泽州考绩于国朝。道素相承。世传儒雅。尚矣。夫其果行修洁。斯文彪蔚。鄂不照乎栘华。龙骥骧乎云路。则公山正礼。策高足于前。冲与太真。嗣家声于后有日矣。昔余作郡平原,拒胡羯而请与从事。掌铨吏部。第甲乙而超升等夷。尔来蹉跎。犹屑卑位。虽才不偶命。而德其无邻。故冲之西游。斯有望矣。江月弦魄。秦淮顶潮。君行句溪。正及春水。勖哉之子。道在何居。鲁郡公颜真卿叙。(前为颜真卿送刘太冲序)颜鲁公送刘太冲叙。郁屈瑰奇。于二王法外。别有异趣。米元章谓如龙蛇生动。见者目惊。不虚也。宋四家书派。皆出鲁公。亦只争坐帖一种耳。未有学此叙者。岂当时不甚流传耶。真迹在长安赵中舍士桢家。以余借摹。遂为好事者购去。余凡一再见。不复见矣。淳熙秘阁续帖亦有刻。其昌。(前为董其昌跋) |
典藏尺寸
【位置】 | 【尺寸】(公分) |
本幅 | 27.5×13.2 |
质地
【质地位置】 | 【质地】 |
本幅 | 纸 |
题跋数据
【题跋类别】 | 【作者】 | 【位置】 | 【款识】 | 【书体】 | 【全文】 |
作者款识 | 王澍 | 本幅 | 刘太冲帖。碧笺书宋时为唐垧所收。其子尝语米老。谓与智永千文。柳公权等书同葬。则世间已无此帖矣。而董思白跋。又谓在赵中舍士桢家。当时曾有密为王诜购去之语。岂果为晋卿所得。故流传至今邪。又米氏书史。称垧将才不偶命而德其无邻九字剪去。今此帖九字无恙。独阙首行五字。不可解也。岂唐人善钩模。或别有搨本。亦未可定。颜书多遒古。钗脚漏痕之趣。时时流露于行墨之间。此叙独秀润有姿态。为颜书最宜人之作。余在京时。曾临一本以未能匠意。毁去更临之。戊申﹙公元一七二八年﹚六月廿四日。 | 行书 |
参考数据
【类别】 | 【参考数据】 |
收藏着录 | 石渠宝笈续编(御书房),第四册,页2153-2155 |
收藏着录 | 故宫书画录(卷八),第四册,页22 |
【作品展示】
清王澍书积书岩帖(三十九)册临戏鸿堂本颜真卿送刘太冲序并董其昌跋-
清王澍书积书岩帖(三十九)册临戏鸿堂本颜真卿送刘太冲序并董其昌跋-
清王澍书积书岩帖(三十九)册临戏鸿堂本颜真卿送刘太冲序并董其昌跋-
清王澍书积书岩帖(三十九)册临戏鸿堂本颜真卿送刘太冲序并董其昌跋-
清王澍书积书岩帖(三十九)册临戏鸿堂本颜真卿送刘太冲序并董其昌跋-
清王澍书积书岩帖(三十九)册临戏鸿堂本颜真卿送刘太冲序并董其昌跋-
清王澍书积书岩帖(三十九)册临戏鸿堂本颜真卿送刘太冲序并董其昌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