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跋类别】 |
【作者】 |
【位置】 |
【款识】 |
【书体】 |
【全文】 |
题跋 |
|
第四开裱纸 |
|
行书 |
慈颜帖字画未为佳。当是临失。 |
题跋 |
|
第八开裱纸 |
|
行书 |
此诸贤帖书有顿挫。锋势雄劲。名(点去)真右军名迹。 |
题跋 |
|
第九开裱纸 |
|
行书 |
此处遗五行。 |
题跋 |
|
第十开裱纸 |
|
行书 |
又不能帖当是许迈辈传临之。余字殊恶矣。 |
题跋 |
|
第十一开裱纸 |
|
行书 |
自适得书至慰驰疏耳。中间诸帖惟穆松及秋中差似逸少。余并近世人不工者伪作耳。非特笔无晋韵。又宅上静眠过此如命等。乃今流伪语。不待观笔迹已可辨之。 |
题跋 |
|
第十三开裱纸 |
|
行书 |
蔡家宾至帖。知足下帖书有顿挫。锋势雄劲。真右军名迹。 |
题跋 |
|
第十六开裱纸 |
|
行书 |
敬字刊帖时。缺其波(彼)避讳。 |
题跋 |
|
第十六开裱纸 |
|
行书 |
行成帖殷字缺。避讳。 |
题跋 |
|
第十六开裱纸 |
|
行书 |
行成帖流俗书。非集右军字。 |
题跋 |
|
第十八开裱纸 |
|
行书 |
阔别稍久。眷与时长。末云遇信总遽。万不以陈。字既甚恶。而笔语乃尔。非逸少书无疑。 |
题跋 |
|
第二十开裱纸 |
|
行书 |
吾昨得一日一起张旭书。 |
题跋 |
|
第二十一开裱纸 |
|
行书 |
追寻帖子敬书。追寻帖米以为大令书。非也。字势图紧既非献体而中云吾老矣。余愿未尽惟在子辈耳。案大令寿四十三无嗣。于此不合。法书要录逸少帖内有此语。固宜在此卷。 |
题跋 |
|
第二十二开裱纸 |
|
行书 |
不得临川问帖。亦非逸少书。庚子嵩非同时人也。 |
题跋 |
|
第二十四开裱纸 |
|
行书 |
按史逸少从弟胡之。字修龄。弱冠有声誉。石季龙死。朝廷欲绥挕河洛以胡之为西中郎将。司州刺史。假节。固辞。未行而行。司州即今之河南府。 |
题跋 |
|
第二十五开裱纸 |
|
行书 |
近因乡里人帖书有顿挫。锋势雄劲。真右军名迹。 |
题跋 |
|
第二十六开裱纸 |
|
行书 |
此下二帖。结体雅疎。词气笔皆有王氏风。殆是唐人临仿非摹搨也。 |
题跋 |
|
第二十七开裱纸 |
|
行书 |
此页在前。 |
题跋 |
|
第二十七开裱纸 |
|
行书 |
适重熙帖。右军叔平年书。暮年笔也。 |
题跋 |
|
第二十七开裱纸 |
|
行书 |
此页居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