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基本信息】
作者 | 张榕端 |
品名 | 临阁帖册 |
朝代 | 清代 |
文件大小 | 144.0MB |
分辨率(DPI) | 300×300 |
像素大小 | 2829×2121 |
尺寸(CM) | 23.95×17.95 |
作品数量 | 8 |
作品收藏 | 台北故宫博物院 |
图片格式 | 默认提供TIF和JPG两个版本 |
基本数据
藏品类型 | 书法 |
品名 | 清张榕端临阁帖 册 |
分类 | 法书 |
作者 | 张榕端 |
书体 | 草书 |
数量 | 一册:八开(本幅八开八幅) |
作品语文 | 汉文 |
释文 | (谢生帖)谢生多在山。不复见。且得书。疾恶冷。耿耿。想数知问。虽得还。不能数。可叹。(远妇帖)远妇疾犹尔。其余可耳。今取书付想具。(阮生帖)阮生何如。此粗平安。数绝问为慰。(雪候帖)雪侯既不已。寒甚。盛冬平可苦患。足下亦当不堪之。转复知问。王羲之。(伏想清和帖)伏想清和。士人皆佳。适桓公十月末书。为慰。云所在荒甚可忧。殷生数问北事。势复云何。想安西以至。能数面不。或云顿历阳尔耶。无缘同为叹。迟知问。(运民帖)运民不可得。而要当得。(劳人帖)甚虑叛散。顷为此足劳人意。(小大帖) 羲之死。小大悉以来未。惶不可怀。未复诲。问悬情。计宾命行应至迟。卞公还具承问。妹极得散力。以为至慰。期等故尔耳。因缘不多白。羲之书。(遇信帖)不审定何日当北。遇信复白。迟承后问。(八日帖)。知君安善为慰。仆似小差。而疲尽昨若耶。观望乃苦。舆上隐痛。前后未有此也。然一日一昔。劳复不极。以此为慰耳。力不。(县户帖)乡里人乐着县户。今送其名。可为领受。君顷就转佳。仆自秋便不佳。今故不善差。顷还少噉脯。又时噉面。亦不以为佳。亦自劳弊。散系转久。此亦难以求泰。不去人间。而欲求分外。此或速弊。皆如君言。(吾唯帖)。吾唯辨辨。便知无复日也。诸怀不可言。知彼人已还。吾此犹有小小往来。不欲来者。其野近。当往就之耳。(不大思帖)不大思其方。不见可久理。而任之者。悠然此可叹息。(西问帖)得西问无他。想彼人甚平安。此粗佳。玄度来。数日为慰。(中郎女帖)中郎女颇有所向不。今时婚对。自不可复得。仆住意君颇论不。大都此亦当在君耶。(发疟帖)发疟。比日疾患欲无赖。未面。邑邑反。不具。王羲之。(肿不差帖)得书知问。肿不差。乏气勿勿面近。羲之报。(如常帖)足下各如常。昨还殊顿。匈中淡闷。干呕(点去)呕转剧。食不可强。疾高难下治。乃甚忧之。力不具。王羲之。(贤内妹帖)得书知足下问。吾既不佳。贤内妹未差延期。(狼毒帖)须狼毒。市求不可得。足下或有者。分三两。停须故示。(腹痛帖)得书知问。吾夜来腹痛不堪。见卿甚恨。想行复来。修龄来经日。今在上虞。月末当去。重熙旦便西。与别不可言。不知安所在。未审时意云何。甚今人耿耿。(安西帖)一昨得安西六日书。无他无所知。表亦复常言耳。 |
典藏尺寸
【位置】 | 【尺寸】(公分) |
第一幅 | 20.7×22.1 |
第二幅 | 20.7x 22 |
第三幅至第八幅 | 20.7×22.1 |
质地
【质地位置】 | 【质地】 |
本幅 | 纸 |
印记数据【印记类别】【印记】作者印记张榕端印(重一)作者印记兰樵作者印记白忍家传作者印记贺兰雪樵鉴藏宝玺嘉庆御览之宝鉴藏宝玺嘉庆鉴赏鉴藏宝玺石渠宝笈鉴藏宝玺三希堂精鉴玺鉴藏宝玺宜子孙鉴藏宝玺宝笈三编鉴藏宝玺宣统御览之宝收传印记致印收传印记宋氏穉佳书画库记
参考数据
【类别】 | 【参考数据】 |
收藏着录 | 石渠宝笈三编(御书房),第七册,页3160 |
收藏着录 | 故宫书画录(卷八),第四册,页19 |
【作品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