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基本信息】
作者 | 汪承霈 |
品名 | 画菊图轴 |
朝代 | 清代 |
文件大小 | 18.04MB |
分辨率(DPI) | 300×300 |
像素大小 | 1695×3548 |
尺寸(CM) | 14.35×30.03 |
作品数量 | 1 |
作品收藏 | 台北故宫博物院 |
图片格式 | 默认提供TIF和JPG两个版本 |
基本数据
藏品类型 | 绘画 |
品名 | 清汪承霈画菊 轴 Chrysanthemums |
分类 | 绘画 |
作者 | 汪承霈 |
数量 | 一轴 |
典藏尺寸
【位置】 | 【尺寸】(公分) |
本幅 | 133.4×62.5 |
质地
【质地位置】 | 【质地】 |
本幅 | 纸 |
题跋数据
【题跋类别】 | 【作者】 | 【位置】 | 【款识】 | 【书体】 | 【全文】 |
作者款识 | 汪承霈 | 本幅 | 行楷书 | 臣汪承霈恭绘。 | |
印记: 臣汪承霈、恭绘 |
印记资料
【印记类别】 | 【印记】 |
鉴藏宝玺 | 干清宫鉴藏宝 |
鉴藏宝玺 | 无逸斋精鉴玺 |
鉴藏宝玺 | 嘉庆御览之宝 |
鉴藏宝玺 | 宣统鉴赏 |
鉴藏宝玺 | 宣统御览之宝 |
鉴藏宝玺 | 宝笈重编 |
鉴藏宝玺 | 石渠定鉴 |
鉴藏宝玺 | 乾隆御览之宝 |
鉴藏宝玺 | 乾隆鉴赏 |
鉴藏宝玺 | 石渠宝笈 |
鉴藏宝玺 | 三希堂精鉴玺 |
鉴藏宝玺 | 宜子孙 |
主题
【主题类别】 | 【主题(第一层)】 | 【主题(第二层)】 | 【主题说明】 |
主要主题 | 花草 | 菊 | |
次要主题 | 草虫 | 蝶蛾 |
技法
【技法】 | 【技法细目】 |
工笔 | |
双钩 |
参考数据
【类别】 | 【参考数据】 |
收藏着录 | 石渠宝笈续编(干清宫),第二册,页754 |
收藏着录 | 故宫书画录(卷八),第四册,页115 |
收藏着录 | 故宫书画图录,第十二册,页305-306 |
内容简介(中文) | 汪承霈(?—一八○五年),籍贯安徽休宁。乾隆十二年高中举人,对于诗词、古文及绘画,均有深入的研究。 利用蝴蝶来与香花搭配,在花卉画的题材里,非常普遍。本幅的主题虽是洋菊,不过左上方那两只翩翩飞舞的粉蝶与凤蝶,由于黑白对比强烈,却极具有画龙点睛的效果。古人为了模拟蝶翼黝黑的色泽,曾经尝试用锅底的黑烟来替代墨锭。本幅中的凤蝶,便是一个例证。 |
内容简介(英文) | Wang Ch’eng-p’ei, a native of Anhwei province, was a chu-jen civil service candidate of 1747. He excelled at poetry, ancient writing, and painting. The depiction of butterflies with blossoms is common in the theme of flower painting. Although the focus of this work is on the large mums, in the upper right among the blossoms are two gorgeous butterflies (one small and the other large) overlapping each other in flight. The contrast between black and white is quite strong, but it effectively brings this work to life. In the past, painters imitated the unique dark color of some butterfly wings by using the scorched black from the bottom of cooking pots. The coloring of the black butterfly here is evidence of such a practice. |
参考书目 | 1.〈汪承霈画菊〉,收入国立故宫博物院编辑委员会编,《草虫画特展图录》(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1986年初版),页46、76。 2.刘芳如,〈中国古画里的草虫世界 — 「草虫天地」特展介绍(下)〉,《故宫文物月刊》,第221期(2001年8月),页95。 |
【作品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