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基本信息】
| 作者 | 董诰 |
| 品名 | 夏山十帧册-松岩销夏 |
| 朝代 | 清代 |
| 文件大小 | 18.23MB |
| 分辨率(DPI) | 300×300 |
| 像素大小 | 2830×2122 |
| 尺寸(CM) | 23.96×17.96 |
| 作品数量 | 1 |
| 作品收藏 | 台北故宫博物院 |
基本数据
| 藏品类型 | 绘画 |
| 品名 |
清董诰夏山十帧 册 松岩销夏 Pines and Cliffs in Summer |
| 分类 | 绘画 |
| 作者 | 董诰 |
| 数量 | 一幅 |
典藏尺寸
| 【位置】 | 【尺寸】(公分) |
| 本幅 | 23.4×31.5 |
质地
| 【质地位置】 | 【质地】 |
| 本幅 | 纸 |
题跋数据
| 【题跋类别】 | 【作者】 | 【位置】 | 【款识】 | 【书体】 | 【全文】 |
| 作者款识 | 董诰 | 本幅 | 松岩销夏 | 隶书 | |
| 题跋 | 清高宗 | 本幅 | 行书 | 或坐溪亭或岩洞。同为销夏致无同。松风一例拂烦暑。操出冰弦不藉桐。 | |
|
印记: 丛云 |
|||||
印记资料
| 【印记类别】 | 【印记】 |
| 鉴藏宝玺 | 宣统御览之宝 |
主题
| 【主题类别】 | 【主题(第一层)】 | 【主题(第二层)】 | 【主题说明】 |
| 主要主题 | 山水 | 夏景 | |
| 次要主题 | 树木 | 松 | |
| 其他主题 | 山水 | 江河、湖海 | 江河 |
| 其他主题 | 建筑 | 亭 | |
| 其他主题 | 人物 | 百姓 | |
| 其他主题 | 船 | ||
| 其他主题 | 树木 |
技法
| 【技法】 | 【技法细目】 |
| 写意 | |
| 皴法 | |
| 人物衣纹描法(减笔) | |
| 苔点 |
参考数据
| 【类别】 | 【参考数据】 |
| 收藏着录 | 石渠宝笈三编(延春阁),第五册,页2385-2387 |
| 收藏着录 | 故宫书画录(卷八),第四册,页151 |
| 内容简介(中文) | 董诰(公元一七四○-一八一八年),字西京,号蔗林,一号柘林,浙江富阳人。邦达子,官大学士。山水禀承家学,有大、小董之称。长松数株,劲挺耸翠,下有一亭,筑于岸边。其后石壁矗立,绿涧而起。此图盖写盛夏时光,游人或憩松荫溪亭内,或人人岩洞间,三五好友,聚谈拂暑之闲逸景况。本幅选自「夏山十帧」册第二幅。 |
| 内容简介(英文) | Tung Kao (style name His-ching and sobriquets Che-lin and Che-lin) was a native of Fu-yang, Chekiang. The son of the court painter-official Tung Pang-ta (1699-1769), he served as a Grand Academician. Father and son were known as Tung Sr.and Jr. In this painting are several tall, straight, and verdant evergreens. Below them lies a pavilion built by the shore and, behind, a stone cliff rises precipitously in the shade of the trees. This work describes a midsummer scene as travelers rest in the streamside pavilion shaded by evergreens or sit in a cavern. Several good friends have gathered together to chat and while away the summer heat. This is the third leaf from Album of Ten Summer Landscapes. |
| 参考书目 | 1.何传馨,〈清董诰松岩销夏〉,收入何传馨、许郭璜编,《夏景山水画特展图录》(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1991年七月初版),页110。 |
| 收藏着录 | 故宫书画图录,第二十六册,页318-321 |
【作品展示】

清董诰夏山十帧-册-松岩销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