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基本信息】
作者 | 王问 |
品名 | 拾得像图轴 |
朝代 | 明朝 |
文件大小 | 18.04MB |
分辨率(DPI) | 300×300 |
像素大小 | 1504×3999 |
尺寸(CM) | 12.73×33.85 |
作品数量 | 1 |
作品收藏 | 台北故宫博物院 |
图片格式 | 默认提供TIF和JPG两个版本 |
基本数据
藏品类型 | 绘画 |
品名 | 明王问拾得像 轴 Portrait of the Monk Shih-te |
分类 | 绘画 |
作者 | 王问 |
数量 | 一轴 |
典藏尺寸
【位置】 | 【尺寸】(公分) |
本幅 | 117.8×54.4 |
诗塘 | 31.5×54.4 |
质地
【质地位置】 | 【质地】 |
本幅 | 纸 |
诗塘 | 纸 |
题跋数据
【题跋类别】 | 【作者】 | 【位置】 | 【款识】 | 【书体】 | 【全文】 |
作者款识 | 王问 | 本幅 | 纤尘扫却任风颠。叫啸松云不记年。国清不与丰干遇。谁识前身是普贤。仲山王问写。 | 草书 | |
印记: 子裕、舆司马印、可吟亭 |
|||||
题跋 | 清高宗 | 本幅 | 乾隆御题 | 行书 | 色空作么生会。袈裟聊尔蔽寒。皤腹个中无着。哆口常自余欢。适遇传神子裕。底殊饶舌丰干。依稀向人欲语。云当作如是观。乾隆御题。 |
印记: 干、隆、三希堂 |
|||||
题跋 | 清高宗 | 诗塘 | 行书 | 何处觅 | |
印记: 乾隆御笔 |
|||||
题签 | 清高宗 | 王问画拾得像。(逸品。内府珍藏)。 | |||
印记: 御赏、乾隆宸翰 |
印记资料
【印记类别】 | 【印记】 |
鉴藏宝玺 | 嘉庆御览之宝 |
鉴藏宝玺 | 宣统御览之宝 |
鉴藏宝玺 | 乾隆御览之宝 |
鉴藏宝玺 | 乾隆鉴赏 |
鉴藏宝玺 | 秘殿珠林 |
鉴藏宝玺 | 三希堂精鉴玺 |
鉴藏宝玺 | 宜子孙 |
鉴藏宝玺 | 秘殿新编 |
鉴藏宝玺 | 珠林复位 |
鉴藏宝玺 | 干清宫鉴藏宝 |
鉴藏宝玺 | 太上皇帝之宝 |
主题
【主题类别】 | 【主题(第一层)】 | 【主题(第二层)】 | 【主题说明】 |
主要主题 | 佛道人物 | 僧(和尚、尼姑) | 拾得 |
其他主题 | 器用 | 扫帚 |
技法
【技法】 | 【技法细目】 |
写意 | |
人物衣纹描法(减笔) |
参考数据
【类别】 | 【参考数据】 |
收藏着录 | 秘殿珠林续编(干清宫),页149 |
收藏着录 | 故宫书画录(卷五),第三册,页412-413 |
收藏着录 | 故宫书画图录,第八册,页43-44 |
内容简介(中文) | 王问(公元一四九七-一五七六年),江西无锡人。字子裕,号仲山,嘉靖壬辰(一五三二)进士。拾得是唐朝时能作诗的和尚。他的老师丰干禅师走在赤城的道路上,听到被遗弃小婴儿的哭声,就捡拾教养他,因此名叫「拾得」。拾得与另一位高僧寒山齐名。这一幅画,以狂放的笔调,大肆挥洒画出,顷刻之间,就画完成,这是大写意的画法,对于表现拾得疯疯颠颠的形象,真有传神之妙。 |
内容简介(中文) | 王问,江苏无锡人,字子裕,号仲山。明代中期文人画家。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官至广东按察司佥事。工书善诗,画山水、人物、花卉皆具生趣。 「拾得」为唐贞观(627-649)时天台国清寺役僧,由其师丰干拾而养之,故名之。与当世高僧寒山友善,俱以癫狂,好吟词偈。两人传记见于唐人写的「寒山拾得诗」序文:「寒山文殊,遁迹国清;拾得普贤,状如贫子,又似疯狂。」得知时人将二人喻为佛教中的文殊、普贤菩萨。又言:「或长廊徐行,叫嗓凌人。或望空独笑,时僧逐捉打骂,乃驻立抚掌,呵呵大笑,良久而去。」日后画家描绘二人图像,大抵以此为根据,存世作品多见对幅形式,此幅或为其一,唯寒山图去向未知。 画中拾得衣着褴褛,赤足而立,手执扫帚,口张眉扬,神情奇异。疯癫拓落的形象,以写意狂放的笔调,大肆挥洒,整体流畅有致,宛如神来之笔。(陈阶晋) |
内容简介(英文) | Wang Wen, a native of Kiangsi, was a chin-shih degree holder of 1532. Shih-te was a gifted monk-poet of the T’ang dynasty (618-907). Concerning Shih-te’s background, it is said that when his teacher, Ch’an master Feng-kan, heard a baby crying while walking on a path at Ch’ih-ch’eng. He picked it up and raised it as his own, and so Shih-te (“Picked up”) was named. Shih-te was as famous as Han-shan, another high monk. In this painting, Shih-te is painted with free brushwork that was liberally applied to the surface. With a few strokes and washes of ink, the work was finished. This is the “sketching ideas”manner of painting, which seems quite appropriate for conveying eccentric spirit of this character. |
【作品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