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基本信息】
作者 | 尤求 |
品名 | 西园雅集图轴 |
朝代 | 明朝 |
文件大小 | 18.04MB |
分辨率(DPI) | 300×300 |
像素大小 | 1365×4406 |
尺寸(CM) | 11.55×37.3 |
创作时间 | 明穆宗隆庆五年(1571) |
作品数量 | 1 |
作品收藏 | 台北故宫博物院 |
图片格式 | 默认提供TIF和JPG两个版本 |
基本数据
藏品类型 | 绘画 |
品名 | 明尤求西园雅集图轴 Elegant Gathering in the Western Garden |
分类 | 绘画 |
作者 | 尤求;You Qiu |
创作时间 | 明穆宗隆庆五年(1571) |
数量 | 一轴 |
典藏尺寸
【位置】 | 【尺寸】(公分) |
本幅 | 106.7×31.8 |
质地
【质地位置】 | 【质地】 |
本幅 | 纸 |
题跋数据
【题跋类别】 | 【作者】 | 【位置】 | 【款识】 | 【书体】 | 【全文】 |
作者款识 | 尤求 | 本幅 | 西园雅集。(篆书)。隆庆辛未(公元一五七一年)重阳日。尤求写。(楷书)。 | 篆书 | |
印记: 尤求 |
印记资料
【印记类别】 | 【印记】 |
鉴藏宝玺 | 乾隆御览之宝 |
鉴藏宝玺 | 乾隆鉴赏 |
收传印记 | 宝笈三编 |
鉴藏宝玺 | 宣统御览之宝 |
鉴藏宝玺 | 嘉庆御览之宝 |
鉴藏宝玺 | 嘉庆鉴赏 |
鉴藏宝玺 | 石渠宝笈 |
鉴藏宝玺 | 三希堂精鉴玺 |
鉴藏宝玺 | 宜子孙 |
主题
【主题类别】 | 【主题(第一层)】 | 【主题(第二层)】 | 【主题说明】 |
次要主题 | 山水 | 奇石 | |
次要主题 | 树木 | 松 | |
次要主题 | 树木 | 柏 | |
其他主题 | 树木 | 竹 | |
次要主题 | 器用 | 饮食器 | |
次要主题 | 器用 | 家具(屏风) | 屏风、椅、桌、凳 |
次要主题 | 建筑 | 栏杆 | |
次要主题 | 建筑 | 池水 | |
次要主题 | 建筑 | 庭院 | |
次要主题 | 建筑 | 斋馆 | |
其他主题 | 器用 | 扇 | 扇、麈 |
次要主题 | 器用 | 香炉.火盆 | |
次要主题 | 器用 | 文玩(琴棋书画) | 琴、书、画 |
次要主题 | 器用 | 乐器 | 阮 |
次要主题 | 器用 | 文房用具 | 铜器古董、纸镇、笔墨纸砚 |
次要主题 | 器用 | 花器 | |
次要主题 | 树木 | 梧桐 | |
其他主题 | 人物 | 仕女 | 2人 |
主要主题 | 经史‧故事 | 西园雅集 | |
次要主题 | 人物 | 高士(士人、隐士) | 10人 |
次要主题 | 人物 | 侍从(侍女、童仆) | 童仆7人 |
其他主题 | 花草 | ||
其他主题 | 佛道人物 | 僧(和尚、尼姑) | 1人 |
技法
【技法】 | 【技法细目】 |
白描 | |
工笔 | |
界画 | |
双钩 | |
皴法 | |
人物衣纹描法(匀称线条) | |
苔点 |
参考数据
【类别】 | 【参考数据】 |
收藏着录 | 石渠宝笈三编(延春阁),第四册,页2024 |
收藏着录 | 故宫书画录(卷五),第三册,页443-444 |
收藏着录 | 故宫书画图录,第八册,页259-260 |
参考书目 | 1.〈明尤求西园雅集〉,收入国立故宫博物院编辑委员会编,《园林名画特展图录》(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1987年十月初版),页83。 |
内容简介(中文) | 尤求(约公元十六世纪),字子求,号凤丘。长洲(江苏苏州)人,移居太仓。工写山水,兼人物,学刘松年、钱选,而精妙不及。 此为一水墨工细之作,记述宋代苏轼、黄庭坚、米芾、秦观、晁旡咎、王诜诸人集于西园。雅士高僧,盛会一时,米芾并因而作记。幅上立于石壁前,振笔欲题者,即是米芾将记下此千古佳话之写照。 |
内容简介(英文) | This carefully detailed ink painting depicts a famous literary gathering that was held in the Western Garden of Wang Shen (ca. 1048-ca. 1103), a noted Sung dynasty literati. Included among the guests are such celebrated talents as the man of letters Su Shih (1037-1101), the calligrapher and connoisseur Huang T’ing-chien (1045-1105), the painter Mi Fu (1052-1107), the poet and calligrapher Ch’in Kuan (1049-1100), and the poet Ch’ao Pu-chih (1053-1110). Mi Fu, who also made a written record of this gathering, is pictured here in the very act of doing so: he stands before a natural rock stele, hurriedly scribbling a colophon that would become a lasting memorial to this occasion. Yu Ch’iu, a native of Ch’ang-chou (present-day Soochow, Kiangsu), later moved to T’ai-ts’ang, Kiangsu. He excelled at landscapes and paintings of human figures. In the latter genre he emulated–but did not equal–the works of Liu Sung-nien (fl. ca. 1190) and Ch’ien Hsuan (b. 1225). |
参考书目 | 许文美、刘芳如,〈明尤求西园雅集图轴〉,收入《明四大家特展-仇英》(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2014.10),页234-237、276、337-338。 |
【作品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