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基本信息】
作者 | 张渥 |
品名 | 画十六臂大士像图轴 |
朝代 | 元朝 |
文件大小 | 18.0MB |
分辨率(DPI) | 300×300 |
像素大小 | 1703×3525 |
尺寸(CM) | 14.41×29.84 |
作品数量 | 1 |
作品收藏 | 台北故宫博物院 |
图片格式 | 默认提供TIF和JPG两个版本 |
基本数据
藏品类型 | 绘画 |
品名 | 元张渥画十六臂大士像 轴 Sixteen-armed Kuan-yin |
分类 | 绘画 |
作者 | 张渥 |
数量 | 一轴 |
典藏尺寸
【位置】 | 【尺寸】(公分) |
本幅 | 91×43.5 |
质地
【质地位置】 | 【质地】 |
本幅 | 纸 |
题跋数据
【题跋类别】 | 【作者】 | 【位置】 | 【款识】 | 【书体】 | 【全文】 |
作者款识 | 张渥 | 本幅 | 佛弟子张渥敬摹 | 楷书 | |
印记: 慈悲三昧 |
印记资料
【印记类别】 | 【印记】 |
鉴藏宝玺 | 乾隆御览之宝 |
鉴藏宝玺 | 乾隆鉴赏 |
鉴藏宝玺 | 秘殿珠林 |
鉴藏宝玺 | 三希堂精鉴玺 |
鉴藏宝玺 | 宜子孙 |
鉴藏宝玺 | 秘殿新编 |
鉴藏宝玺 | 珠林复位 |
鉴藏宝玺 | 干清宫鉴藏宝 |
鉴藏宝玺 | 太上皇帝之宝 |
鉴藏宝玺 | 嘉庆御览之宝 |
鉴藏宝玺 | 宣统御览之宝 |
收传印记 | 蕉林玉立氏图书 |
主题
【主题类别】 | 【主题(第一层)】 | 【主题(第二层)】 | 【主题说明】 |
主要主题 | 佛道人物 | 观音 | 十六臂观音 |
主要主题 | 走兽 | 狮 | |
其他主题 | 器用 | 宗教器用 | 化佛、金钢杵、法幢、轮、莲华 |
其他主题 | 器用 | 仪仗(佛教宝盖) | 华盖 |
技法
【技法】 | 【技法细目】 |
白描 | |
人物衣纹描法(匀称线条) |
参考数据
【类别】 | 【参考数据】 |
收藏着录 | 秘殿珠林续编(干清宫),页116 |
收藏着录 | 故宫书画录(卷八),第四册,页70 |
收藏着录 | 故宫书画图录,第五册,页75-76 |
内容简介(中文) | 这是一幅白描画,一只似犬又似麒麟的动物「㺄孔」乘云而来,法相庄严的十六臂观音端坐在莲台上。全作画得极为精细,人物轮廓和衣纹都用流畅的细线钩描,头发的发丝和莲瓣的纹理也描写入微,衣上和锦垫上的图案又绘制得一丝不苟。画幅右下角有张渥(活动于十四世纪中期)的款题,不过和张渥的真迹「九歌图」比较,发现这轴大士像的衣纹线条缺乏潇洒飘逸的韵致,应该不是张渥的亲笔。 |
内容简介(英文) | This work done in the pai-miao (outline) manner shows a sixteen-armed Kuan-yin sitting cross-legged on a lotus pedestal that is supported by a canine-looking beast on clouds. The painting is quite fine, especially in the flowing lines of the brushstrokes and the drapery. The hair and lotus petals are all rendered in minute detail, while the patterns of the decorative cloth on the back of the beast and the figure’s drapery were all painted fastidiously. The signature of Chang Wo appears in the lower left corner. However, when compared to the figures in his famous painting of the Nine Songs, the drapery lines here lack the same harmony and graceful flow. Thus, this painting is probably a later work and not by Chang Wo. |
参考书目 | 1.李玉珉,〈(传)元张渥十六臂大士像〉,收入李玉珉主编,《观音特展》(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2000年初版),页209。 |
【作品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