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基本信息】
| 作者 | 董邦达 |
| 品名 | 溪山霁雪图 |
| 朝代 | 清代 |
| 文件大小 | 18.04MB |
| 分辨率(DPI) | 300×300 |
| 像素大小 | 2667×2255 |
| 尺寸(CM) | 22.58×19.09 |
| 作品数量 | 1 |
| 作品收藏 | 台北故宫博物院 |
基本数据
| 藏品类型 | 绘画 |
| 品名 | 清董邦达溪山霁雪 轴 |
| 分类 | 绘画 |
| 作者 | 董邦达 |
| 数量 | 一轴 |
典藏尺寸
| 【位置】 | 【尺寸】(公分) |
| 本幅 | 78×94.4 |
质地
| 【质地位置】 | 【质地】 |
| 本幅 | 纸 |
题跋数据
| 【题跋类别】 | 【作者】 | 【位置】 | 【款识】 | 【书体】 | 【全文】 |
| 作者款识 | 董邦达 | 本幅 | 溪山霁雪。(篆书)。臣董邦达恭画。(楷书)。 | 篆书 | |
|
印记: 达、侍从臣 |
|||||
| 题跋 | 清高宗 | 本幅 | 乾隆乙丑年(公元一七四五年)新正人日御题 | 行书 | 太行之麓森巍峩。阳崖牝壑紏纷罗。经千年树荫软莎。冱寒不凋绿在科。青女借得云锦梭。一夜幻出琼瑶葩。晓来开霁寒剧加。旗亭有酒不可賖。谁能驴背寻诗哦。回峦复谷何逶迱。中有逸民三两家。太古岁月忘羲娥。迷离积素隠峯螺。如有风来飘玉沙。盈三尺幅千里多。无画家习同擘窠。题诗笔冻烦频呵。乾隆乙丑年(公元一七四五年)新正人日御题。 |
|
印记: 乾隆宸翰、几暇临池、会心不远、御赏 |
|||||
印记资料
| 【印记类别】 | 【印记】 |
| 鉴藏宝玺 | 乾隆御览之宝 |
| 鉴藏宝玺 | 宣统鉴赏 |
| 鉴藏宝玺 | 无逸斋精鉴玺 |
| 鉴藏宝玺 | 宣统御览之宝 |
| 鉴藏宝玺 | 重华宫鉴藏宝 |
| 鉴藏宝玺 | 嘉庆御览之宝 |
| 鉴藏宝玺 | 乐善堂图书记 |
| 鉴藏宝玺 | 乾隆鉴赏 |
| 鉴藏宝玺 | 石渠宝笈 |
| 鉴藏宝玺 | 三希堂精鉴玺 |
| 鉴藏宝玺 | 宜子孙 |
主题
| 【主题类别】 | 【主题(第一层)】 | 【主题(第二层)】 | 【主题说明】 |
| 主要主题 | 山水 | 冬景(雪景) | |
| 其他主题 | 山水 | 瀑布 | |
| 其他主题 | 建筑 | 桥 | |
| 其他主题 | 建筑 | 亭 | |
| 其他主题 | 建筑 | 塔 | |
| 其他主题 | 建筑 | 寺庙 | |
| 其他主题 | 建筑 | 房舍 | |
| 其他主题 | 树木 | 竹 | |
| 其他主题 | 树木 | 寒林.枯树 | 枯树 |
| 其他主题 | 人物 | 高士(士人、隐士) | 高士 |
| 其他主题 | 山水 | 江河、湖海 | |
| 其他主题 | 山水 | 溪涧、湍泉 | 溪涧 |
| 其他主题 | 树木 |
技法
| 【技法】 | 【技法细目】 |
| 皴法 | |
| 皴法 | 披麻皴 |
| 苔点 |
参考数据
| 【类别】 | 【参考数据】 |
| 收藏着录 | 石渠宝笈初编(重华宫),下册,页811 |
| 收藏着录 | 故宫书画录(卷八),第四册,页109 |
| 收藏着录 | 故宫书画图录,第十二册,页77-78 |
【作品展示】

清董邦达溪山霁雪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