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基本信息】
| 作者 | 董邦达 |
| 品名 | 平湖秋月图轴 |
| 朝代 | 清代 |
| 文件大小 | 18.0MB |
| 分辨率(DPI) | 300×300 |
| 像素大小 | 1770×3391 |
| 尺寸(CM) | 14.98×28.71 |
| 作品数量 | 1 |
| 作品收藏 | 台北故宫博物院 |
基本数据
| 藏品类型 | 绘画 |
| 品名 |
清董邦达平湖秋月 轴 Autumn Moon on Pin Lake |
| 分类 | 绘画 |
| 作者 | 董邦达 |
| 数量 | 一轴 |
典藏尺寸
| 【位置】 | 【尺寸】(公分) |
| 本幅 | 127.3×67 |
质地
| 【质地位置】 | 【质地】 |
| 本幅 | 纸 |
题跋数据
| 【题跋类别】 | 【作者】 | 【位置】 | 【款识】 | 【书体】 | 【全文】 |
| 作者款识 | 董邦达 | 本幅 | 臣董邦达恭绘 | 楷书 | |
|
印记: 臣邦达印、染翰 |
|||||
| 题跋 | 清高宗 | 本幅 | 御笔 | 行书 | 春水初生绿似油。新蛾泻影镜光柔。待予重命行秋棹。饱弄金波万顷流。右题平湖秋月。御笔。 |
|
印记: 乾隆宸翰、笔花春雨、水月两澄明 |
|||||
印记资料
| 【印记类别】 | 【印记】 |
| 鉴藏宝玺 | 乾隆御览之宝 |
| 鉴藏宝玺 | 八征耄念之宝 |
| 鉴藏宝玺 | 太上皇帝之宝 |
| 鉴藏宝玺 | 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 |
| 鉴藏宝玺 | 宣统御览之宝 |
| 鉴藏宝玺 | 乾隆鉴赏 |
| 鉴藏宝玺 | 石渠宝笈 |
| 鉴藏宝玺 | 三希堂精鉴玺 |
| 鉴藏宝玺 | 宜子孙 |
| 鉴藏宝玺 | 石渠定鉴 |
| 鉴藏宝玺 | 宝笈重编 |
主题
| 【主题类别】 | 【主题(第一层)】 | 【主题(第二层)】 | 【主题说明】 |
| 主要主题 | 山水 | 夜景(月景) | 月景 |
| 其他主题 | 人物 | 百姓 | |
| 其他主题 | 船 | 篷舟 | 二艘 |
| 次要主题 | 建筑 | 水利 | 河堤(白公堤) |
| 其他主题 | 建筑 | 塔 | |
| 其他主题 | 建筑 | 寺庙 | |
| 其他主题 | 建筑 | 房舍 | |
| 其他主题 | 建筑 | 水榭 | |
| 其他主题 | 树木 | 杨柳 | |
| 其他主题 | 树木 | 竹 | |
| 主要主题 | 山水 | 名胜 | 西湖十景平湖秋月 |
| 其他主题 | 山水 | 山径 | |
| 其他主题 | 人物 | 渔夫、船夫 | 船夫 |
| 次要主题 | 山水 | 江河、湖海 | 西湖 |
| 其他主题 | 树木 |
技法
| 【技法】 | 【技法细目】 |
| 写意 | |
| 皴法 | |
| 皴法 | 披麻皴 |
| 人物衣纹描法(减笔) | |
| 苔点 |
参考数据
| 【类别】 | 【参考数据】 |
| 收藏着录 | 石渠宝笈续编(圆明园),第七册,页3918 |
| 收藏着录 | 故宫书画录(卷八),第四册,页108 |
| 收藏着录 | 故宫书画图录,第十二册,页47-48 |
| 内容简介(中文) |
董邦达(公元一六九九至一七六九年),字孚存,号东山,浙江富阳人。雍正癸丑(一七三三)进士,仕至礼部尚书。画山水从董其昌入手,得元人笔墨精神。 湖至秋而益澄,月至秋而逾洁,合水月以观,而全湖之精神始出。址在白公堤上,近孤山。 |
【作品展示】

清董邦达平湖秋月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