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基本信息】
作者 | 吴镇 |
品名 | 溪流归艇图-名画琳琅册 |
朝代 | 元朝 |
文件大小 | 18.01MB |
分辨率(DPI) | 300×300 |
像素大小 | 2832×2120 |
尺寸(CM) | 23.97×17.94 |
作品数量 | 1 |
作品收藏 | 台北故宫博物院 |
图片格式 | 默认提供TIF和JPG两个版本 |
基本数据
藏品类型 | 绘画 |
品名 | 名画琳琅 册 元吴镇溪流归艇 The Skiff Returns |
分类 | 绘画 |
作者 | 吴镇 |
数量 | 一幅 |
典藏尺寸
【位置】 | 【尺寸】(公分) |
本幅 | 44×26.7 |
对幅 | 44×26.7 |
质地
【质地位置】 | 【质地】 |
本幅 | 纸 |
对幅 | 纸 |
题跋资料【题跋类别】【作者】【位置】【款识】【书体】【全文】题跋金士松对幅臣金士松敬题行书水阁依山。生烟羃树。泛泛轻舟。迢迢春浦。不辨溪声。惟闻柔橹。延缘竟穷。略彴半俯。罢钓归来。斜风细雨。臣金士松敬题。印记:
臣、士松作者款识吴镇本幅至正二年(公元一三四二年)八月。画于梅花庵。□□之景。草书
印记:
梅花盦题签
楷书元吴镇溪流归艇。题跋清高宗本幅
行书近水茅斋倚石矶。幽人蓑笠放船归。底须世上通名姓。别号天随是也非。印记:
比德、朗润题跋刘统勋对幅臣刘统勋敬题行书暮色霭苍茫。波流澹容裔。一艇趁溪风。渺然自天际。放艇欲何归。苍山翳丛木。侧径野桥通。临溪指茅屋。臣刘统勋敬题。印记:
统、勋题跋于敏中对幅臣于敏中敬题行书昔闻魏塘间。吴盛居望衡。子昭工巧早擅誉。二十年后仲圭独得名家名。流传尺幅竞珍弆。梅花庵字题识犹分明。岩壑窈而深。溪流往复曲。扁舟不系机澹忘。春山苍苍春水绿。山之阿水之湄。草阁结构凌风漪。此中清旷世罕知。自写胸臆无尘姿。青乎蓝乎一参巨然师。臣于敏中敬题。印记:
臣于敏中、敬书题跋观保对幅臣观保敬题行书碧水青菰白石桥。一溪风景入松寮。渔竿箬笠生涯足。泛泛平波橹自摇。潭影初澄水阁深。忘机相伴有沙禽。如何便动归挠兴。咫尺仙源好重寻。臣观保敬题。印记:
臣、观保题跋王杰对幅臣王杰敬题行书何处探幽客。侨庐水一湾。兴来随近远。境辟得宽闲。林密穿青霭。机忘驯白鹇。行常拏小艇。卧亦看羣山。前浦涵空阔。浮云任往还。归时惟载月。底事更相关。臣王杰敬题。印记:
臣、王杰题跋沈初对幅臣沈初敬题行书数椽小阁临清流。晴峦倒影浮云浮。水风飒然凉于秋。叩舷何人汗漫游。沿洄来去随轻鸥。烟波钓徒差其俦。道人隐居花竹洲。得毋自写神夷犹。斜阳挂树柴扉幽。几声欵乃回扁舟。候门稚子相招不。臣沈初敬题。印记:
臣沈初、敬书
印记资料
【印记类别】 | 【印记】 |
鉴藏宝玺 | 古希天子 |
鉴藏宝玺 | 八征耄念之宝 |
鉴藏宝玺 | 太上皇帝之宝 |
收传印记 | 毘陵唐荆川家藏图书记 |
主题
【主题类别】 | 【主题(第一层)】 | 【主题(第二层)】 | 【主题说明】 |
主要主题 | 山水 | ||
其他主题 | 山水 | 江河、湖海 | |
其他主题 | 人物 | 渔夫、船夫 | 船夫 |
其他主题 | 树木 | ||
其他主题 | 建筑 | 水榭 | |
其他主题 | 建筑 | 桥 | |
其他主题 | 船 |
技法
【技法】 | 【技法细目】 |
写意 | |
皴法 | 披麻皴 |
人物衣纹描法(减笔) | |
苔点 |
参考数据
【类别】 | 【参考数据】 |
收藏着录 | 石渠宝笈续编(干清宫),第一册,页504 |
收藏着录 | 故宫书画录(卷六),第四册,页197 |
内容简介(中文) | 吴镇(公元一二八○至一三五四年)嘉兴魏塘人。字仲圭,号梅花道人,又尝自署梅沙弥。博学多闻,藐薄荣利。画师巨然而能自辟畦径。 此幅成于至正二年(公元一三四二年),先生六十三岁作。小溪回曲,林荫深浓。笔苍劲而浑,墨层沓而清。盖以纸肤驳蚀,特觉别有一种古趣。本幅选自「名画琳琅」册。 |
内容简介(英文) | Wu Chen, a nation of Chekiang, is also known by his sobriquet Mei-hua tao-jen. An eccentric of wide learning, he spurned worldly pursuits to lead the life of a recluse. Wu Chen took the works of Chu-jan as his model, and was able to establish a distinct personal style. This painting, dated 1342, was executed when the artist was sixty-three. A winding brook and a grove thick with shadows complete the scene. The moist washes, soaked up greedily by the paper, lie in transparent layers; brushwork is thick and firm. All produce a unique feeling of antiqueness. |
收藏着录 | 故宫书画图录,第二十九册,页198-207 |
【作品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