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董其昌】《奇峰白云图轴》台北故宫博物院高清TIF大图网盘素材

【作品基本信息】

作者 董其昌
品名 奇峰白云图轴
朝代 明代
文件大小 17.99MB
分辨率(DPI) 300×300
像素大小 1700×3529
尺寸(CM) 14.39×29.87
作品数量 1
作品收藏 台北故宫博物院
图片格式 默认提供TIF和JPG两个版本

基本数据

藏品类型 绘画
品名 明董其昌奇峰白云图轴
Precipitous Peaks and White Clouds
分类 绘画
作者 董其昌
数量 一轴

典藏尺寸

【位置】 【尺寸】(公分)
本幅 65.5×30.4

质地

【质地位置】 【质地】
本幅

题跋数据

【题跋类别】 【作者】 【位置】 【款识】 【书体】 【全文】
作者款识 董其昌 本幅 奇峰白云。玄宰写。 行书
作者款识 董其昌 本幅 悠悠白云里。独住青山客。林下昼焚香。桂花同寂寂。为澈如年兄书。其昌。 行楷书
印记:
董其昌
题跋 清高宗 本幅 甲申夏日御题 行书 重之曰书翁。轻之曰画客。香光两不知。云峰伴寥寂。甲申夏日御题。
印记:
几暇怡情、得佳趣

印记资料

【印记类别】 【印记】
鉴藏宝玺 乾隆御览之宝
鉴藏宝玺 宣统御览之宝
鉴藏宝玺 嘉庆御览之宝
鉴藏宝玺 养心殿鉴藏宝
鉴藏宝玺 石渠继鉴
鉴藏宝玺 乾隆鉴赏
鉴藏宝玺 石渠宝笈
鉴藏宝玺 三希堂精鉴玺
鉴藏宝玺 宜子孙

主题

【主题类别】 【主题(第一层)】 【主题(第二层)】 【主题说明】
其他主题 建筑 房舍
次要主题 山水 云海
其他主题 树木
其他主题 山水 溪涧、湍泉 溪涧
主要主题 山水

技法

【技法】 【技法细目】
写意
皴法
皴法 披麻皴
皴法 雨点皴

参考数据

【类别】 【参考数据】
收藏着录 石渠宝笈初编(养心殿),上册,页658
收藏着录 故宫书画录(卷五),第三册,页460
收藏着录 故宫书画图录,第八册,页229-230
研究性论着 董其昌 ( 一五五五 – 一六三六 ),字玄宰,号香光、思白、思翁. 松江华亭 ( 今上海市 ) 人. 万历十七年 ( 一五八九 ) 进士, 天启五年 ( 一六二五) 官至南京礼部尚书, 来年因东林党祸酷烈,上引年乞休疏, 告老归乡,
隐居松江以临古自余. 崇祯四年 (一六三一 ) 为礼部尚书兼翰林学士, 掌詹事府事.九年 (一六三四 ) 八十二岁诏加太子太保致仕, 越二年卒. 董氏善书, 行草为有明一代之冠; 山水集宋元诸家之长, 倡中国绘画史的南北宗论, 以王维、董源、黄公望为南宗正统. 着有 << 容台集 >>、<< 画旨 >>、 << 画禅室随笔 >>,对十七世纪以后的画坛影响甚巨.山村小景, 山色明净而郁厚, 山峰矗立于天外, 画山画树皆用淡墨起手,逐层以横笔点苔加浓. 此画以米芾 ( 一 0 五一 – 一一 0 七 )、米友仁 ( 一 0七四- 一一五三 ) 云山墨戏为题材, 表现出细腻之笔墨变化, 上方条状留白的烟云带,突出山体起伏涌动的韵律感. 董其昌曾说:[ 画家之妙, 全在烟云变灭中 ],重视绘画中笔墨之精妙, 不求自然之形似, 此幅正其所谓「纸上云烟」 。 画史上董氏最推崇董巨、 米芾, 此张董氏米家山水乃是借用古画风格形式来启发他的灵感,再从中另创出其特有生拙雅淡的笔墨趣味.( 林莉娜 )
参考书目 1.林莉娜,〈帝国的回忆 国立故宫博物院瑰宝赴法展专辑二 — 董其昌奇峰白云〉,《故宫文物月刊》,第186期(1998年9月),页48-49。
内容简介(中文)   董其昌(公元一五五五-一六三六年),华亭(今上海)人。字玄宰,号思白。万历十六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精鉴藏,工书善画。山水宗董巨,集宋元诸家之长。倡南北宗论,以南宗为正统,对清代画坛影响甚巨。  山村小景,境本寻常。奇峰矗立于天外,云影澒洞于林表,遂觉景况嵦爽,分外宜人。画山画树皆用淡墨起手,逐层加浓。树中如有烟气,山色明净而郁厚,盖皆用墨之功也。
内容简介(英文) Tung Ch’i-ch’ang, style name Hsuan-tsai, sobriquet Ssu-pai, was a native of Hua-t’ing, Kiangsu Province (modern Shanghai). He received the chin-shih degree in 1588, and he ultimately served in the Ministry of Rites. He was an astute connoisseur and an excellent painter and calligrapher. His landscapes followed the styles of Tung Yuan (fl. early 10th century) and the monk Chu-jan (fl. ca. 960-980). His style incorporated the myriad styles of the Sung and Yuan masters. He categorized painting into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Schools, and he established the orthodoxy of the Southern School. His theories had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Ch’ing dynasty painters. In this simple village scene, the artist has expressed much more than the ordinary. Twin peaks project above a stretch of clouds, creating a feeling of height and broad expanse. Both mountains and trees have been executed by the gradual build-up of layers of ink-the pale becoming the dark. Vapor seems to pervade the trees, while the disposition of the mountains in the distance is both clear and massive. These subtle and expressive effects have been achieved by the meritorious handling of the ink under Tung Ch’i-ch’ang’s hand.
参考书目 〈明董其昌奇峰白云图轴〉,收入李玉珉、何炎泉、邱士华主编《妙合神离-董其昌书画特展》(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2016.01),页84-87、382。

作品展示

明董其昌奇峰白云图轴
明董其昌奇峰白云图轴

【下载地址(支付后可显示下载链接,下载图片高清,无水印!默认提供【JPG快速浏览版】【JPG高清版】【TIF高清版】3个版本,百度网盘下载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