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基本信息】
| 作者 | 董其昌 |
| 品名 | 仿颜真卿告身册 |
| 朝代 | 明代 |
| 文件大小 | 107.98MB |
| 分辨率(DPI) | 300×300 |
| 像素大小 | 2831×2119 |
| 尺寸(CM) | 23.96×17.94 |
| 创作时间 | 明思宗崇祯三年(1630) |
| 作品数量 | 6 |
| 作品收藏 | 台北故宫博物院 |
| 图片格式 | 默认提供TIF和JPG两个版本 |
基本数据
| 藏品类型 | 书法 |
| 品名 | 明董其昌仿颜真卿告身 册 |
| 分类 | 法书 |
| 作者 | 董其昌 |
| 书体 | 楷书 |
| 创作时间 | 明思宗崇祯三年(1630) |
| 数量 | 一册:六开(本幅四开八幅;前副叶二开二幅 ) |
| 作品语文 | 汉文 |
| 释文 | 勅国储为天下之本。师导乃元良之教。将以本固必由教先。非求忠贤。何以审谕。光禄大夫行吏部尚书充礼仪使上柱国鲁郡开国公颜真卿。立德践行。当四科之首。懿文硕学。为百氏之宗。忠谠罄于臣节。贞规存乎士范。述职中外。服劳社稷。静专由其直方。动用谓之悬解。山公启事。清彼品流。叔孙制礼。光我王度。惟是一有。实贞万国。力乃稽古。则思其人。况太后崇徽。外家联属。顾先勋旧。方睦亲贤。俾其调护。以全羽翼。一王之制。咨尔兼之。可太子少师依前充礼仪使散官勋封如故。建中元年八月廿八日下。鲁公自书告身。米元章家藏墨迹所列。今在吴门韩宗伯馆师家。米评颜楷为后世挑剔恶扎之祖。独于此诰。宝爱不置。大都英雄欺人。身所不习。即加诋毁。不可信为笃论也。岁在庚午(公元一六三0年)八月十二日临。并题。思翁。时年七十六。 |
典藏尺寸
| 【位置】 | 【尺寸】(公分) |
| 本幅 | 21.5×12 |
| 前副叶 | 25.5×28.2 |
质地
| 【质地位置】 | 【质地】 |
| 本幅 | 纸 |
| 前副叶 | 纸 |
题跋数据
| 【题跋类别】 | 【作者】 | 【位置】 | 【款识】 | 【书体】 | 【全文】 |
| 签 | 清高宗 | 封面 | 行书 | 董其昌仿颜真卿告身。 | |
| 印记: 乾隆宸翰 |
|||||
| 题跋 | 清高宗 | 前副叶 | 行书 | 心正神超 | |
| 印记: 五福五代堂宝、八征耄念之宝 |
|||||
| 题跋 | 清高宗 | 本幅八 | 御题 | 楷书 | 香光临古人书。别具神解。不以形似为工。老米幼学颜行。何乃忽持异议。驳之良当。御题。 |
| 印记: 乾隆宸翰、几暇临池 |
|||||
印记资料
| 【印记类别】 | 【印记】 |
| 鉴藏宝玺 | 乾隆御览之宝 |
| 鉴藏宝玺 | 乾隆鉴赏 |
| 鉴藏宝玺 | 石渠宝笈 |
| 鉴藏宝玺 | 三希堂精鉴玺 |
| 鉴藏宝玺 | 宜子孙 |
| 鉴藏宝玺 | 古希天子 |
| 鉴藏宝玺 | 寿 |
| 鉴藏宝玺 | 太上皇帝之宝 |
| 鉴藏宝玺 | 嘉庆御览之宝 |
参考数据
| 【类别】 | 【参考数据】 |
| 收藏着录 | 石渠宝笈初编(攸芋斋),下册,页1180 |
| 收藏着录 | 故宫书画录(卷八),第四册,页17 |
【作品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