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基本信息】
作者 | 褚遂良 |
品名 | 晋唐正书(四)册-唐褚遂良摹兰亭-2 |
朝代 | 唐朝 |
文件大小 | 72.06MB |
分辨率(DPI) | 300×300 |
像素大小 | 2122×2830 |
尺寸(CM) | 17.96×23.96 |
作品数量 | 4 |
作品收藏 | 台北故宫博物院 |
图片格式 | 默认提供TIF和JPG两个版本 |
基本数据
藏品类型 | 书法,法帖,墨拓 |
品名 | 晋唐正书(四) 册 唐褚遂良摹兰亭 |
分类 | 法帖 |
书体 | 行书 |
数量 | 一幅 |
作品语文 | 汉文 |
释文 |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稧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蹔得于己。快然自足。僧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惓。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缺二字)所欣。俛仰之间。以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缺一字)哉。每揽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揽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
质地
【质地位置】 | 【质地】 |
本幅 | 纸 |
题跋数据
【题跋类别】 | 【作者】 | 【位置】 | 【款识】 | 【书体】 | 【全文】 |
题跋 | 第三十七幅 | 楷书 | (金笔小楷书注)褚摹兰字多勒本。 | ||
题跋 | 第四十幅 | 僧 | 楷书 | 僧。 | |
题跋 | 既庭(姓名待考) | 第四十四幅 | 既庭题于玉磬山房 | 行楷书 | 右南唐升元澄清堂帖。笔精墨妙。焕若神明。嘉靖中止汪伯玉中丞家有之。后为邢子愿千金购藏。而杨用修先生集中则云。升元为书法绝品。生平不可得见。余家祖父藏此数百年。缥签梨匣。宝气如新。余因出与海内诸名公鉴赏。无不叹息低徊。坐卧三日不能去。此真广平文献也。子孙其善保之。无为萧翼所赚足矣。既庭题于玉磬山房。 |
印记: 既庭 |
印记资料
【印记类别】 | 【印记】 |
收传印记 | 芾印 |
收传印记 | 平生真赏 |
【作品展示】
晋唐正书(四)册-唐褚遂良摹兰亭- ()
晋唐正书(四)册-唐褚遂良摹兰亭- ()
晋唐正书(四)册-唐褚遂良摹兰亭- ()
晋唐正书(四)册-唐褚遂良摹兰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