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基本信息】
作者 | 陶弘景 |
品名 | 明停云馆法帖(第一册)册-南朝梁陶弘景华阳隐居真迹帖 |
朝代 | 南朝齐梁 |
文件大小 | 36.08MB |
分辨率(DPI) | 300×300 |
像素大小 | 2122×2834 |
尺寸(CM) | 17.96×23.99 |
作品数量 | 2 |
作品收藏 | 台北故宫博物院 |
图片格式 | 默认提供TIF和JPG两个版本 |
基本数据
藏品类型 | 书法,法帖,墨拓 |
品名 | 明停云馆法帖(第一册) 册 南朝梁陶弘景华阳隐居真迹帖 |
分类 | 法帖 |
作者 | 陶弘景 |
书体 | 行楷书 |
数量 | 一幅 |
作品语文 | 汉文 |
释文 | 华阳隐居真迹帖。(楷书)。元帝在藩。送碑入山。今犹在朱阳馆东。又有南平王萧伟所造清远之馆。即弘景弟子桓清远所居。其桓师名法闿,□□□□之师也。其桓师初入山。作诗曰。寒谷夜将晨。置赏复寻真。方坛垂密叶。澈水渡朱鳞。杏林虽伏兽。芝田讵俟人。丹成方转石。炉变欲销银。当知胜地远。于此绝嚣尘。邵陵王曾入茅山寻桓清远。乃题壁诗曰。荆门丘壑多。瓮牖风云入。自非栖遁情。谁堪霜露湿。朱阳馆西又有长沙嗣王所造长沙之馆。基趾存焉。梁昌侯又造石碑。弘景制文。今亦在朱阳馆。北二里有处士周弘让宅。雷平山有水名曰柳谷汧。又名田公泉者。今案茅传云。在山之左。汧名柳谷。在陵之西。名阳谷。昔有田叔居之取水。因以为号。此泉是玉津□。饮之有益。今用水浣衣。不须灰也。弘景石颂曰。左带柳汧水。右浚阳谷川。土怀北邙色。井出凤门泉。又有郭干村者。昔之。 |
典藏尺寸
【位置】 | 【尺寸】(公分) |
本幅 | 30.5×29 |
质地
【质地位置】 | 【质地】 |
本幅 | 纸 |
【作品展示】
明停云馆法帖(第一册)册-南朝梁陶弘景华阳隐居真迹帖 ()
明停云馆法帖(第一册)册-南朝梁陶弘景华阳隐居真迹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