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基本信息】
作者 | 虞世南 |
品名 | 宋拓晋唐小楷(二)册-唐虞世南破邪论序 |
朝代 | 唐朝 |
文件大小 | 71.98MB |
分辨率(DPI) | 300×300 |
像素大小 | 2831×2119 |
尺寸(CM) | 23.96×17.94 |
作品数量 | 4 |
作品收藏 | 台北故宫博物院 |
图片格式 | 默认提供TIF和JPG两个版本 |
基本数据
藏品类型 | 书法,法帖,墨拓 |
品名 | 宋拓晋唐小楷(二) 册 唐虞世南破邪论序 |
分类 | 法帖 |
作者 | 虞世南 |
书体 | 楷书 |
数量 | 一册:四开(本幅四开,每开二幅,计四开八幅) |
作品语文 | 汉文 |
释文 | 破邪论序。太子中书舍人吴郡虞世南撰并书。若夫神妙无方。非筹筭能测。至理凝退。岂绳准所知。寔乃常道无言。有崖斯绝。安可凭诸天纵。窥其窅冥者乎。至如五门六度之源。半字一乘之教。九流百氏之目。三洞四捡之文。苟可以经纬阐其图。讵可以心力到其境者。英猷茂实。代有人焉。法师俗姓陈。颖川人。晋司空群之后。自梁及陈。世传缨冕。爰祖乃伯。累业儒宗。法师少学三论。名闻朝野。长该众典。声振殊俗。威仪肃穆。介节淹通。留连清车翕。发擿微隐。比地方春乃用显仁之量。如愚若讷。外闇内明之巧。固能智同(以下阙文。测海。道亚弥天。岂止操类山涛。神侔庾亮而已。尔其)文情。乃典而不野。丽而有则。犹八音之并奏。等五色以相宣。道行则纳正见于三空。拯群生于八苦。既学博而心下。亦守卑而调高。实释种之梁栋。至人之羽仪者矣。加以赈乏扶危。先人后已。重风光之拂照林牖。爱山水之负带烟霞。愿力是融。晦迹肥遁。以隋开皇之末。隐于青溪山之鬼峪洞焉。逈构岩崖。蔽亏日月。空飞户牖。则吐纳风云。其间采五芝而偃仰。游八禅而寝息。饵松朮于溪涧。披薜荔于山阿。皆合掌归依。摩顶问道。经行恬静。十有余年。然其迭鄣危岑。苌松巨壑。野老之所栖盘。古贤之所游践。莫不身至目覩。攀穴指归。仍撰青溪山记一卷。见行于世。太史令傅弈。学业庸浅。识虑非长。乃穿凿短篇。凭陵正觉。将恐震兹布皷。窃比雷门。中庸之人。颇成阻惑。法师慜彼后昆。又撰破邪论一卷。虽知虞卫同奏。表异者九成。蝇骥并驱。见奇者千里。终须朱紫各色。清浊分流。诃以凡测圣之舋。责以俗校真之咎。引文证理。非道则儒。曲致深情。指的周密。莫不辙乱旗靡。瓦解冰销。入室有操吊之图。厥角无容头之地。于是传写不穷。流布长世。若披云而见日。同迷踪而得道。法师著述之性。速而且理。凡厥勒成。多所遗逸。今散采所得诗赋碑志。赞颂箴诫。记传启论。及三教系谱。释老宗源等。合成卅余卷。法师与仆。情敦淡水。义等金兰。虽服制异仪。而风期是笃。辄以藤绠。联彼珪璋。编为次第。其词云尔。 |
质地
【质地位置】 | 【质地】 |
本幅 | 纸 |
题跋数据
【题跋类别】 | 【作者】 | 【位置】 | 【款识】 | 【书体】 | 【全文】 |
题跋 | 潘宁 | 本幅 | 乙卯(公元一七三五年)仲秋。平野潘宁。 | 行楷书 | 虞永兴论书曰。字有态度。心之畅也。心悟非心。合于妙也。即以其言玩破邪论序。而知其运笔冲和。别有妙解。得六朝之风味。乃书家之老庄也。昔赵子固立间架墙壁之说。以破邪有态度而无墙壁。其评可得而定哉。虞泉心慕虞书。因赠之。并识数语。乙卯(公元一七三五年)仲秋。平野潘宁。 |
印记: 仲宁(连珠印)、识字农 |
印记资料
【印记类别】 | 【印记】 |
参考数据
【类别】 | 【参考数据】 |
收藏着录 | 石渠宝笈三编(延春阁),第六册,页2797-2800 |
【作品展示】
宋拓晋唐小楷(二)册-唐虞世南破邪论序 ()
宋拓晋唐小楷(二)册-唐虞世南破邪论序 ()
宋拓晋唐小楷(二)册-唐虞世南破邪论序 ()
宋拓晋唐小楷(二)册-唐虞世南破邪论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