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基本信息】
品名 | 宋拓晋唐小楷册 |
文件大小 | 360.02MB |
分辨率(DPI) | 300×300 |
像素大小 | 2829×2121 |
尺寸(CM) | 23.95×17.95 |
作品数量 | # |
作品收藏 | 台北故宫博物院 |
图片格式 | 默认提供TIF和JPG两个版本 |
基本数据
藏品类型 | 书法,法帖,墨拓 |
品名 | 宋拓晋唐小楷 册 |
分类 | 法帖 |
数量 | 一册:二十开(本幅十八开,每开二幅,第十四、第十八开每开一幅;后副叶二开三幅,合计二十开三十七幅) |
作品语文 | 汉文 |
典藏尺寸
【位置】 | 【尺寸】(公分) |
本幅一至六 | 21.9×13.5 |
本幅七至十四 | 22.2×13 |
本幅十五至十八 | 24.8×13.5 |
本幅十九至二十四 | 26.5×13.9 |
本幅二十五至二十七 | 21.8×12.1 |
本幅二十八至二十九 | 22.4×13.2 |
本幅三十至三十一 | 26×12.8 |
本幅三十二至三十四 | 22.1×12.5 |
后副叶一至二幅 | 25.6×14.3 |
后副叶第三幅 | 26×13.3 |
质地
【质地位置】 | 【质地】 |
本幅 | 纸 |
后副叶 | 纸 |
题跋数据
【题跋类别】 | 【作者】 | 【位置】 | 【款识】 | 【书体】 | 【全文】 |
题跋 | 王稺登 | 后副叶 | 稺登 | 行楷书 | 张以登所收晋唐小楷。有右军乐毅。黄庭。曹娥。曼倩。大令洛神十三行。及率更心经。护命。永兴。破邪。褚令度人。阴符。鲁公僊坛。皆宋搨善本。典刑备矣。以登尝云。后进书。率少构撰。所谓势如笇子者。所见古帖少也。知言哉。病起在松院书。是日冬候如春。笔研甚适。稺登。 |
印记: 稺、登 |
|||||
题跋 | 董其昌 | 后副叶 | 其昌 | 行楷书 | 高苏门有晋唐小楷帖。莫云卿得之海虞杨氏。后以归海上潘光禄。潘为云卿之婿。不甚鉴赏。又为新都吴用卿购之。予同年义奥吴光禄。以三百千得之。宝爱如连城之壁第。黄庭经不及此本远甚。余则无异。天下无第三本矣。其昌。 |
印记: 董其昌印 |
|||||
题跋 | 陈继儒 | 后副叶 | 陈继儒 | 行草书 | 晋唐小楷。世不能汇集。此乃如灵山一会。俨然未散。陈继儒。 |
印记: 眉公、陈继儒印 |
|||||
题签 | 封面 | 楷书 | 宋榻晋唐小楷。王百榖。董香光。陈眉公三跋。灵岩山馆秘藏。 |
印记资料
【印记类别】 | 【印记】 |
鉴藏宝玺 | 嘉庆御览之宝 |
鉴藏宝玺 | 嘉庆鉴赏 |
鉴藏宝玺 | 石渠宝笈 |
鉴藏宝玺 | 三希堂精鉴玺 |
鉴藏宝玺 | 宜子孙 |
鉴藏宝玺 | 宝笈三编 |
鉴藏宝玺 | 宣统御览之宝 |
收传印记 | 山谷道人 |
收传印记 | 米芾 |
收传印记 | 贾似道印 |
收传印记 | 彦征 |
收传印记 | 周密公谨之印 |
收传印记 | 赵氏子昂 |
收传印记 | 邓文原印 |
收传印记 | 钱唐仇远 |
收传印记 | 张以登氏(重五) |
收传印记 | 钱良右印 |
收传印记 | 岳浚 |
收传印记 | 海上钓鳌客 |
收传印记 | 王廷珸印(重二) |
收传印记 | (一印不识) |
参考数据
【类别】 | 【参考数据】 |
收藏着录 | 石渠宝笈三编(延春阁),第六册,页2795-2796 |
【作品展示】
宋拓晋唐小楷册-
宋拓晋唐小楷册-
宋拓晋唐小楷册东方朔画赞-
宋拓晋唐小楷册东方朔画赞-
宋拓晋唐小楷册唐褚遂良阴符经
宋拓晋唐小楷册唐颜真卿麻姑山仙坛记-
宋拓晋唐小楷册唐颜真卿麻姑山仙坛记-
宋拓晋唐小楷册太上洞玄消灾护命经
宋拓晋唐小楷册欧阳询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宋拓晋唐小楷册欧阳询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宋拓晋唐小楷册王献之洛神赋
宋拓晋唐小楷册王羲之乐毅论-
宋拓晋唐小楷册王羲之乐毅论-
宋拓晋唐小楷册王羲之乐毅论-
宋拓晋唐小楷册王羲之孝女曹娥碑-
宋拓晋唐小楷册王羲之孝女曹娥碑-
宋拓晋唐小楷册王羲之黄庭经-
宋拓晋唐小楷册王羲之黄庭经-
宋拓晋唐小楷册王羲之黄庭经-
宋拓晋唐小楷册王羲之黄庭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