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朱熹】《经训堂法帖(三)册-宋朱熹书诗》台北故宫博物院高清TIF大图网盘下载

【作品基本信息】

作者 朱熹
品名 经训堂法帖(三)册-宋朱熹书诗
朝代 宋代
文件大小 288.28MB
分辨率(DPI) 300×300
像素大小 2123×2829
尺寸(CM) 17.97×23.95
作品数量 #
作品收藏 台北故宫博物院
图片格式 默认提供TIF和JPG两个版本

基本数据

藏品类型 书法,法帖,墨拓
品名 经训堂法帖(三) 册 宋朱熹书诗
分类 法帖
作者 朱熹
书体 草书
数量 一幅
作品语文 汉文
释文 奉同敬夫兄城南之作。(第一则)纳湖。诗筒连画卷。坐看复行吟。想象南湖水。秋来几许深。(第二则)东渚。小山幽桂丛。歳暮霭佳色。花落洞庭波。秋风渺何极。(第三则)咏归桥。绿涨平湖水。朱栏跨小桥。舞雩千载事。历历在今朝。(第四则)船斋。考盘虽在陆。滉瀁水云深。正尔沧洲趣。难忘魏阙心。(第五则)丽泽堂。堂后林阴密。堂前湖水深。感君怀我意。千里梦相寻。(第六则)兰涧。光风浮碧涧。兰杜日猗猗。竟岁无人采。含熏祗自知。(第七则)书楼。君家一编书。不自圯上得。石室寄林端。时来玩幽赜。(第八则)山斋。藏书楼上头。读书楼下屋。怀哉千载心。俯仰数椽足。(第九则)蒙轩。先生湖海姿。蒙养今自閟。铭坐仰前贤。点画存彖系。(第十则)石濑。䟽此竹下渠。漱彼涧中石。暮馆绕寒声。秋空动澄碧。(第十一则)卷云亭。西山云气深。徙倚一舒啸。浩荡忽搴开。为君展遐眺。(第十二则)柳堤。渚华初出水。堤树亦成行。吟罢天津句。熏风拂面凉。(第十三则)月榭。月色三秋白。湖光四面平。与君凌倒景。上下极空明。(第十四则)濯清亭。渉江采芙蓉。十反心无斁。不遇无极翁。深衷竟谁识。(第十五则)西屿。朝吟东渚风。夕弄西屿月。人境谅非遥。湖山自幽绝。(第十六则)淙琤谷。湖光湛不流。嵌窦亦潜注。倚杖忽淙琤。竹深无觅处。(第十七则)梅堤。仙人氷雪姿。贞秀绝伦拟。驿使讵知闻。寻香问烟水。(第十八则)听雨舫。彩舟停画桨。容与得欹眠。梦破蓬窗雨。寒声动一川。(第十九则)采菱舟。湖平秋水碧。桂棹木兰舟。一曲菱歌晚。惊飞欲下鸥。(第二十则)南阜。高丘复层观。何日去登临。一目长空尽。寒江列暮岑。熹再拜。

质地

【质地位置】 【质地】
本幅

题跋数据

【题跋类别】 【作者】 【位置】 【款识】 【书体】 【全文】
题跋 本幅 吴郡干文传 草书 右晦庵先生真迹。笔精墨妙。有晋人之风。大贤无所不能。固非可一艺名也。当时先生由建中回新安时。所书流落人间。文传薄游婺源得之。携以归吴中。尝同仁夫一观。余不以示他人也。近伯广自琴川来访。病中不及欵。曲别后思。所以见意。念他物皆不足以浼。伯广因书于卷尾。令渊持赠之。转似仁夫仍题数语于其后云。吴郡干文传。

参考数据

【类别】 【参考数据】
收藏着录 谭伯羽谭季甫先生昆仲捐赠文物目录,页232,430

作品展示

经训堂法帖(三)册-宋朱熹书诗 ()

经训堂法帖(三)册-宋朱熹书诗 ()

经训堂法帖(三)册-宋朱熹书诗 ()

经训堂法帖(三)册-宋朱熹书诗 ()

经训堂法帖(三)册-宋朱熹书诗 ()

经训堂法帖(三)册-宋朱熹书诗 ()

经训堂法帖(三)册-宋朱熹书诗 ()

经训堂法帖(三)册-宋朱熹书诗 ()

经训堂法帖(三)册-宋朱熹书诗 ()

经训堂法帖(三)册-宋朱熹书诗 ()

经训堂法帖(三)册-宋朱熹书诗 ()

经训堂法帖(三)册-宋朱熹书诗 ()

经训堂法帖(三)册-宋朱熹书诗 ()

经训堂法帖(三)册-宋朱熹书诗 ()

经训堂法帖(三)册-宋朱熹书诗 ()

经训堂法帖(三)册-宋朱熹书诗 ()

经训堂法帖(三)册-宋朱熹书诗 ()

经训堂法帖(三)册-宋朱熹书诗 ()

经训堂法帖(三)册-宋朱熹书诗 ()

经训堂法帖(三)册-宋朱熹书诗 ()

经训堂法帖(三)册-宋朱熹书诗 ()

经训堂法帖(三)册-宋朱熹书诗 ()

经训堂法帖(三)册-宋朱熹书诗 ()

经训堂法帖(三)册-宋朱熹书诗 ()

经训堂法帖(三)册-宋朱熹书诗 ()

经训堂法帖(三)册-宋朱熹书诗 ()

经训堂法帖(三)册-宋朱熹书诗 ()

经训堂法帖(三)册-宋朱熹书诗 ()

经训堂法帖(三)册-宋朱熹书诗 ()

经训堂法帖(三)册-宋朱熹书诗 ()

经训堂法帖(三)册-宋朱熹书诗 ()

经训堂法帖(三)册-宋朱熹书诗 ()

【下载地址(支付后可显示下载链接,下载图片高清,无水印!默认提供【JPG快速浏览版】【JPG高清版】【TIF高清版】3个版本,百度网盘下载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