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基本信息】
作者 | 赵孟頫 |
品名 | 经训堂法帖(五)册-元赵孟頫书太湖石赞并书画跋二则 |
朝代 | 元代 |
文件大小 | 342.34MB |
分辨率(DPI) | 300×300 |
像素大小 | 2123×2829 |
尺寸(CM) | 17.97×23.95 |
作品数量 | # |
作品收藏 | 台北故宫博物院 |
图片格式 | 默认提供TIF和JPG两个版本 |
基本数据
藏品类型 | 书法,法帖,墨拓 |
品名 | 经训堂法帖(五) 册 元赵孟頫书太湖石赞并书画跋二则 |
分类 | 法帖 |
作者 | 赵孟頫 |
书体 | 草书 |
数量 | 一幅 |
作品语文 | 汉文 |
释文 | (第一则。太湖石赞)太湖石赞。猗拳石来震泽。莽荡荡太古色。玄云兴黝如墨。冒八荒雨万物卷之怀不盈尺。萧子中真赞。臞臞萧子。乃我世交。有之似之。德音孔胶。环堵之中(中字点去)宫。啸歌其中。相彼逸民。可与同风。(第二则。题董元溪岸图)石林何苍苍。油云出其下。山高蔽白日。阴晦复多雨。窈窕溪谷中。邅回入洲溆。冥冥猨又(应作狖)居。漠漠鳬雁聚。幽居彼谁子。孰与玩芳草。因之发长谣。商声动林莽。(第三则。题洗马图)啮膝覂驾谁能御。驽蹇纷纷何足顾。青丝络首锦障泥。鞭棰空劳怨长路。明窗戏写乘黄诗(一作姿)。洗刷归来气如怒。不须对此苦怨(一作叹)嗟。男儿自昔多徒步。湖州观堂与受益外郎饮酒一杯之余。便觉醉意横生。戏书此卷为他日一咲之资。孟俯。 |
质地
【质地位置】 | 【质地】 |
本幅 | 纸 |
题跋数据
【题跋类别】 | 【作者】 | 【位置】 | 【款识】 | 【书体】 | 【全文】 |
题跋 | 王世贞 | 本幅 | 立春日题此。觉芳英烂漫笔端。后学王世贞。 | 草书 | 王世贞作书有全力而无先意乃得佳耳。此卷赵吴兴行书二赞二图诗。及跋尾凡二百三十二字。李北海法十四。米襄阳法十六。而妙际时以大令。发之天真。纵逸中自紧密。波磔遒丽。外不废拙。古所谓信手拈来。头头是道。故曹溪以后境也。卞华伯以眉山赞语跋之。亦似见一斑者。立春日题此。觉芳英烂漫笔端。后学王世贞。 |
题跋 | 董其昌 | 本幅 | 董其昌 | 草书 | 此赵文敏学颜鲁公送蔡明远叙。间米海岳用笔。迥异平日之作。可宝也。董其昌。 |
题跋 | 文震孟 | 本幅 | 崇祯元年清和月雨中。题于清瑶屿之长生壶。竺坞樵文震孟。 | 草书 | 尝闻故老云。松雪翁蚤年学书专法思陵。及入仕后与鲜于公往还。始壹宗二王。故中岁书犹多婉媚。要亦其人蕴藉风流。韵胜于骨。故运腕翩翩。神情酷肖。或遂拟其双钩廓填也。卞司农王司寇皆精于鉴赏者。其题语甚珍重。知为翰墨之贵品矣。平生所见。惟义兴吴澈如光禄所藏家庙碑记与此笔法正等。皆四十时所书也。崇祯元年清和月雨中。题于清瑶屿之长生壶。竺坞樵文震孟。 |
参考数据
【类别】 | 【参考数据】 |
收藏着录 | 谭伯羽谭季甫先生昆仲捐赠文物目录,页233、431 |
【作品展示】
经训堂法帖(五)册-元赵孟頫书太湖石赞并书画跋二则 ()
经训堂法帖(五)册-元赵孟頫书太湖石赞并书画跋二则 ()
经训堂法帖(五)册-元赵孟頫书太湖石赞并书画跋二则 ()
经训堂法帖(五)册-元赵孟頫书太湖石赞并书画跋二则 ()
经训堂法帖(五)册-元赵孟頫书太湖石赞并书画跋二则 ()
经训堂法帖(五)册-元赵孟頫书太湖石赞并书画跋二则 ()
经训堂法帖(五)册-元赵孟頫书太湖石赞并书画跋二则 ()
经训堂法帖(五)册-元赵孟頫书太湖石赞并书画跋二则 ()
经训堂法帖(五)册-元赵孟頫书太湖石赞并书画跋二则 ()
经训堂法帖(五)册-元赵孟頫书太湖石赞并书画跋二则 ()
经训堂法帖(五)册-元赵孟頫书太湖石赞并书画跋二则 ()
经训堂法帖(五)册-元赵孟頫书太湖石赞并书画跋二则 ()
经训堂法帖(五)册-元赵孟頫书太湖石赞并书画跋二则 ()
经训堂法帖(五)册-元赵孟頫书太湖石赞并书画跋二则 ()
经训堂法帖(五)册-元赵孟頫书太湖石赞并书画跋二则 ()
经训堂法帖(五)册-元赵孟頫书太湖石赞并书画跋二则 ()
经训堂法帖(五)册-元赵孟頫书太湖石赞并书画跋二则 ()
经训堂法帖(五)册-元赵孟頫书太湖石赞并书画跋二则 ()
经训堂法帖(五)册-元赵孟頫书太湖石赞并书画跋二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