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基本信息】
作者 | 黄溍城 |
品名 | 经训堂法帖(三)册-宋黄溍城南斋记 |
朝代 | 宋代 |
文件大小 | 54.05MB |
分辨率(DPI) | 300×300 |
像素大小 | 2123×2829 |
尺寸(CM) | 17.97×23.95 |
作品数量 | 3 |
作品收藏 | 台北故宫博物院 |
图片格式 | 默认提供TIF和JPG两个版本 |
基本数据
藏品类型 | 书法,法帖,墨拓 |
品名 | 经训堂法帖(三) 册 宋黄溍城南斋记 |
分类 | 法帖 |
作者 | 黄溍城 |
书体 | 楷书 |
数量 | 一幅 |
作品语文 | 汉文 |
释文 | 城南斋记。城南斋者。常熟钱君伯广息游藏修之所也。伯广早从其乡先逹尚书干先生游先生之守婺源也。尝得晦庵朱子手书城南二十咏而宝爱之。未尝辄以示人。卒乃归之伯广。而伯广之居。适在其州之南。谓朱子之遗墨不易得。而先生之赐尤不可虚辱。遂即所居东偏构斯斋因扁曰城南。且并以城南自号。仍刻二十咏之诗置之斋中焉。至正甲午之夏。先生嗣子陜州使君谒予金华山中。伯广介其求余记。夫士君子之为学。既从大人长者为之依归又尚友乎。古之人以求圣贤之道。斯亦可谓有志者矣。惟先生显擢巍科荐跻膴仕文学附録阙政事。着闻当世。为一代巨儒。而伯广以乡里子弟。获从之游。则其有所依归而授受之。间所得之多可知矣。虽然先生之道。实出于朱子。而朱子之道。天下后世所同尊而共由者也。世之诵其诗而读其书者。夫人皆是也。然能真知其道而实践之者。几何人哉。今伯广于其遗墨之偶存。即爱䕶而表显之。若亲觌其光仪而聆其謦欬。则于其道能知而践之又可知矣。夫既用先生之传而上求朱子之道。复表朱子之遗墨而不敢虚先生之赐。然则伯广之息游藏修于是斋也。其殆庶几俯仰而无媿乎。诗曰。髙山仰止。景行行止。此伯广之志也。又曰。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予之望于伯广者。不其以此欤。予于先生有同年之好而陜州之请。复坚故为伯广一言之。嗟乎。先生不可作矣。伯广尚或因予言而有警哉。五月甲子金华黄溍记。 |
质地
【质地位置】 | 【质地】 |
本幅 | 纸 |
参考数据
【类别】 | 【参考数据】 |
收藏着录 | 谭伯羽谭季甫先生昆仲捐赠文物目录,页232,430 |
收藏着录 | 院藏碑帖特展目录,页354-355、374。 |
【作品展示】
经训堂法帖(三)册-宋黄溍城南斋记 ()
经训堂法帖(三)册-宋黄溍城南斋记 ()
经训堂法帖(三)册-宋黄溍城南斋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