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基本信息】
作者 | 唐太宗-李世民 |
品名 | 御制重刻淳化阁帖(一)册-唐太宗书 |
朝代 | 唐朝 |
文件大小 | 269.95MB |
分辨率(DPI) | 300×300 |
像素大小 | 2831×2119 |
尺寸(CM) | 23.96×17.94 |
作品数量 | # |
作品收藏 | 台北故宫博物院 |
图片格式 | 默认提供TIF和JPG两个版本 |
基本数据
藏品类型 | 书法,法帖,墨拓 |
品名 | 御制重刻淳化阁帖(一) 册 唐太宗书 |
分类 | 法帖 |
作者 | 李世民 |
书体 | 行书 |
数量 | 一幅 |
作品语文 | 汉文 |
释文 | 唐太宗书(旧二十三帖。今并一帖。移四帖入高宗书)。(楷书)。 两度得大内书。不见奴表。耶耶。忌欲恒死。少时间忽得奴手书。报娘子患。忧惶一时顿解。欲似死而更生。今日已后。但头风发。信便即报耶耶。若少有疾患。即一一具报。今得辽东消息。录状送忆奴。欲死不知何计使还具。耶耶勅。 怀让患水边身肿复利。形势极恶。耶耶意多恐不济。遗爱劳发大重。气候似少可。于豆卢亦似难差。伤念不可言。奴报其妇知也。 使至辱书。知公所苦少可。慰意何言。不知信复。更复何似。时气渐冷。善将息也。所请景贤公。即宜留听。追然后遣。若无好药。更遣拣择。今为北边动静。奉勅即行。相去大近。信使非遥。实情欣怉耳。遣无具。李世民呈。 比者久婴沈疾。虚弊何言。昨旦临朝。略无劳惙看。此稍望平复。未知于后何如。且用慰心。自怡而已。昨夜痛发。少觉劳弊。所以不能相见。若有事进。勅十一日。 昨日来体履似渐可。始闻卿不佳。旦来何似。勅。 三五日来。渐望平复。所以不能相见。恐更劳发。勅。 雅州只为造船急。所以如此。早与书莫听急。贼已至万发兵恐少。勅。 卿与道宗谁已得多马。明当至。故遣问。即报。勅十四日。 所疾者。渐可。不至忧耳。 北边始有表至。甚无事。故书相报。勅。 八柱承天。干道由其广运。四维纪地。坤元所以载安。是知缔构经纶。必伫风云之佐。燮谐枢宇。咸资川岳之灵。故轩丘御扆。六相宣其景化。妫水乘时。五臣济其鸿业。 数日来气发。今旦服一饮。子不得相见。有事进状。勅中书门下三品。廿七日。 门下中书省。及侍郎给事中。舍人。员外郎。铠曹。参军。左右庶子。明日移营向五桥南一二里着。勅三日。 数日来患痢。今虽稍可。犹自虚惙。欲三五日将息。诸司有事进状。勅十一日。 昨令今旦引高丽使人。辞明日将来。勅二日。 卿昨日道服蜀葵。可录方将来。勅廿三日。 唱箭处。只道官号及姓。不唱名。不知是何人。想且应合唱名。勅三日。(以上为行书)。 五言秋日斆庾信体。 岭衔霄月桂。珠穿晓露丛。蝉啼觉树泠。萤火不温风。花生圆菊蘂。荷尽戏鱼通。晨浦鸣飞鴈。夕渚集栖鸿。飒飒高天吹。氛澄下炽空。(行楷书)。 数年来每有征动。虽复事非为己。犹恐下有怨咨。所以废甘泉之游。履燋金之弊。宁可违凉忍暑。不能适己劳民。想汝诚心。惟吾是念。自非孝情深结。孰能以此为怀。省书潸然。益增感念。善自将爱。遣此不多。哥哥勅。(行书)。 |
质地
【质地位置】 | 【质地】 |
本幅 | 纸 |
【作品展示】
御制重刻淳化阁帖(一)册-唐太宗书 ()
御制重刻淳化阁帖(一)册-唐太宗书 ()
御制重刻淳化阁帖(一)册-唐太宗书 ()
御制重刻淳化阁帖(一)册-唐太宗书 ()
御制重刻淳化阁帖(一)册-唐太宗书 ()
御制重刻淳化阁帖(一)册-唐太宗书 ()
御制重刻淳化阁帖(一)册-唐太宗书 ()
御制重刻淳化阁帖(一)册-唐太宗书 ()
御制重刻淳化阁帖(一)册-唐太宗书 ()
御制重刻淳化阁帖(一)册-唐太宗书 ()
御制重刻淳化阁帖(一)册-唐太宗书 ()
御制重刻淳化阁帖(一)册-唐太宗书 ()
御制重刻淳化阁帖(一)册-唐太宗书 ()
御制重刻淳化阁帖(一)册-唐太宗书 ()
御制重刻淳化阁帖(一)册-唐太宗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