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赵孟頫】《三希堂法帖(十八)册-元赵孟頫书抚州永安禅院僧堂记-2》台北故宫博物院高清TIF大图网盘下载

【作品基本信息】

作者 赵孟頫
品名 三希堂法帖(十八)册-元赵孟頫书抚州永安禅院僧堂记-2
朝代 元代
文件大小 53.99MB
分辨率(DPI) 300×300
像素大小 2831×2119
尺寸(CM) 23.96×17.94
作品数量 3
作品收藏 台北故宫博物院
图片格式 默认提供TIF和JPG两个版本

基本数据

藏品类型 书法,法帖,墨拓
品名 三希堂法帖(十八) 册 元赵孟頫书抚州永安禅院僧堂记
分类 法帖
作者 赵孟頫
书体 楷书
数量 一幅
作品语文 汉文
释文 抚州永□(安)禅院僧□□(堂记)。无尽居士譔。古之学道之士。灰心泯志于深山幽谷之闲。穴土以为庐。纫草以为衣。掬溪而饮。煮藜而食。虎豹之与邻。猿狙之与亲。不得已而□□□(缺三字)名腥芗。文彩发露则枯槁。同志之士。不远千里裹粮蹑屩来从之游。道人深拒而不受也。则为之樵苏。为之舂炊。为之洒扫。为之刈植。为之给侍奔走。凡所以效劳苦。致精一。积月累岁。不自疲厌。觊师见而愍之。赐以一言之益。而超越死生之岸。乌有今日所谓堂殿宫室之华。床榻卧具之安。毡幄之温。簟席之凉。窓牖之明。巾单之洁。饮食之盛。金钱之饶。所须而具所求。而获也哉。呜呼。古之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因永安禅院之新其僧堂也。得以发吾之绪言。元佑六年冬十一月。吾行郡。过临川。闻永安主僧。老病物故。故以兜率从悦之徒。了常继之。常升座说法。有陈氏子。一历耳根。生大欣慰。谓常曰。谛观师诲。前此未闻。当有净侣云集。而僧堂狭陋。何以待之。愿出家赀百万。为众更造。明年堂成。高广弘旷殆甲江右。常遣人来求文曰。公迫常于山。而及此也。幸卒成之。吾使谓常。击鼓集众。以吾之意而告之曰。汝比丘此堂既成。坐卧经行。惟汝之适汝。能于此。带刀而瞑离诸梦想。则百丈即汝。汝即百丈。若不然者。昏沉睡眠。毒蛇伏心。暗冥无知。昼入幽壤。汝能于此。跏趺宴坐。深入禅定。则空生即汝。汝即空生。若不然者。猕猴在槛。外覩樝栗。杂想变乱。坐化异类。汝能于此。横经而诵。研味圣意。因渐入顿。因顿入圆。则三藏即汝。汝即三藏。若不然者。春禽啼昼。秋虫夜鸣。风气所使。曾无意谓。汝能于此。阅古人话。一见千悟。入红尘里。转大法轮。则诸祖即汝。汝即诸祖。若不然者。狗啮枯骨。鸦啄腐鼠。鼓喙呀唇。重增饥火。是故析为垢净。列为因果。判为情想。感为苦乐。漂流汨溺。极未来际。然则作此堂者。有损有益。居此堂者。有利有害。汝等比丘。宜知之。汝能断毗卢髻。截观音臂。刳文殊目。折普贤胚。碎维摩座。焚迦叶衣。如是受者。黄金为瓦。白银为壁。汝尚堪任。何况一堂。戒之勉之。吾说不虚。了常咨参。悦老十余年。尽得其末后大事。盖古德所谓金刚王宝剑云。元佑七年十二月十日。南康赤乌观。雪夜拥炉。书以为记。至治元年(公元一三二一年)正月廿四日。千江上人过余溪上。茗谈中话及无尽居士所作永安禅院僧堂记。词意卓绝。深有抑扬宗旨。勉励后学之语。因上人求余书。故书此以归之。吴兴赵孟頫。

质地

【质地位置】 【质地】
本幅

题跋数据

【题跋类别】 【作者】 【位置】 【款识】 【书体】 【全文】
题跋 詹景凤 新安詹景凤 楷书 赵承旨书永安僧堂记。法出思陵。兼子敬洛神赋。尽离畦町而化之。良是乃公得意笔。惟章宜宝藏之。以当金氏天球可也。万历乙未年(公元一五九五年)中秋后十日。菱塘馆获观敬题。新安詹景凤。
印记:
詹景凤印、东图父

印记资料

【印记类别】 【印记】
作者印记 赵氏子昂
作者印记 松雪斋图书印
收传印记 梅壑
收传印记 项元汴氏审定真迹
收传印记 宋荦审定
收传印记 允衡

参考数据

【类别】 【参考数据】
收藏着录 黄杰先生遗赠文物目录,页172
收藏着录 林志钧,〈三希堂帖考〉,《帖考》,(台北:华正书局,1985年),页381-382

作品展示

三希堂法帖(十八)册元赵孟俯书抚州永安禅院僧堂记-

三希堂法帖(十八)册元赵孟俯书抚州永安禅院僧堂记-

三希堂法帖(十八)册元赵孟俯书抚州永安禅院僧堂记-

三希堂法帖(十八)册元赵孟俯书抚州永安禅院僧堂记-

三希堂法帖(十八)册元赵孟俯书抚州永安禅院僧堂记-

三希堂法帖(十八)册元赵孟俯书抚州永安禅院僧堂记-

【下载地址(支付后可显示下载链接,下载图片高清,无水印!默认提供【JPG快速浏览版】【JPG高清版】【TIF高清版】3个版本,百度网盘下载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