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基本信息】
作者 | 王羲之 |
品名 | 三希堂法帖(一)册-晋王羲之快雪时晴帖-2 |
朝代 | 东晋 |
文件大小 | 108.24MB |
分辨率(DPI) | 300×300 |
像素大小 | 2834×2122 |
尺寸(CM) | 23.99×17.96 |
作品数量 | 6 |
作品收藏 | 台北故宫博物院 |
图片格式 | 默认提供TIF和JPG两个版本 |
基本数据
藏品类型 | 书法,法帖,墨拓 |
品名 | 清三希堂法帖(一) 册 晋王羲之快雪时晴帖 |
分类 | 法帖 |
作者 | 王羲之 |
书体 | 行书 |
数量 | 一幅 |
作品语文 | 汉文 |
释文 | 晋王羲之书。快雪时晴帖。晋右将军会稽内史王羲之真迹。(楷书)。羲之顿首。快雪时晴。佳想安善。未果为结。力不次。王羲之顿首。山阴张侯。(行书)。 |
典藏尺寸
【位置】 | 【尺寸】(公分) |
全幅 | 32.1×40.4 |
质地
【质地位置】 | 【质地】 |
本幅 | 纸 |
题跋数据
【题跋类别】 | 【作者】 | 【位置】 | 【款识】 | 【书体】 | 【全文】 |
题跋 | 清高宗 | 本幅 | 行书 | 神 | |
印记: 乾隆宸翰 |
|||||
题跋 | 清高宗 | 本幅 | 行书 | 龙跳天门。虎卧凤阁。 | |
印记: 干、隆 |
|||||
题跋 | 赵孟頫 | 本幅 | 延佑五年(公元一三一八年)四月二十一日。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知制诰兼修国史臣赵孟頫奉勅恭跋。 | 楷书 | 东晋至今近千年。书迹传流至今者绝不可得。快雪时晴帖。晋王羲之书。历代宝藏者也。刻本有之。今乃得见真迹。臣不胜欣幸之至。延佑五年(公元一三一八年)四月二十一日。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知制诰兼修国史。臣赵孟頫奉勅恭跋。 |
题跋 | 刘承禧 | 本幅 | 麻城刘承禧永存珍秘 | 行书 | 天下法书第一。吾家法书第一。麻城刘承禧永存珍秘。 |
题跋 | 王穉登 | 本幅 | 已酉(公元一六0九年)七月廿七日太原王穉登谨书。 | 行楷书 | 朱太傅所藏二王真迹共十四卷。惟右军快雪大令送梨二帖乃是手墨。余皆双钩廓填耳。宋人双钩最精。出米南官所临者往往辞(辞字点去。)乱真。故前代名贤不复辨论。概以为神品。其确然无疑者。独快雪送梨。玄赏之士自能鉴定。不可与皮相耳食者论也。送梨已归王敬美。此帖卖画者卢生携来吴中。余倾槖购得之。欲为幼儿营负郭新都。吴用卿以三百锾售去。今复为延伯所有。神物去来但贵得所。不落沙叱利手。幸矣。在彼在此。奚必置意。考宣和书谱。此卷曾入天府。后归贾师宪。又尝为米老所藏。米自有跋。今在韩太仆家。因延伯命题并述其流传转辗若此。已酉(公元一六0九年)七月廿七日太原王穉登谨书。 |
印记: 王穉登印、青羊君 |
|||||
题跋 | 汪道会 | 本幅 | 楷书 | 万历已酉(公元一六0九年)八月十有九日。新安汪道会敬观于秦淮之水阁。是日清秋和适。钟山致爽。得见无上法书真迹。真百年中一大快也。 | |
题跋 | 文震亨 | 本幅 | 吴郡雁门文震亨记 | 楷书 | 余婿于太原氏。故征君所藏卷轴无不寓目。当时极珍重此帖。筑亭贮之。即以快雪名。每风日晴美。出以示客赏玩。弥日不厌。后归用卿氏。不无自我得之。自我失之之恨。征君游道山后。余从用卿所。复时得展玩。可谓与此帖有缘。不至。如马策叩西州门时也。因题而归之。若失王嫱西子之美丽。有目共识。更无藉余之邪许矣。吴郡雁门文震亨记。 |
印记: 香草图书、启美、木鸡生 |
|||||
题跋 | 吴廷 | 本幅 | 天启二年(公元一六二二年)三月望月书于楚舟余清斋主人记。 | 楷书 | 余与刘司隶延伯寓都门。知交有年。博古往来甚多。司隶罢官而归。余往视两番。欢倍畴昔。余后复偕司隶至云间。携余古玩近千金。余以他事稽迟海上。而司隶舟行矣。遂不得别。余又善病。又不能往楚。越二年。闻司隶仙逝矣。司隶交游虽广。相善者最少。独注念于余。余亦伤悼不已。因轻装往吊之。至其家惟空屋壁立。寻访延伯家事并所藏之物。皆云为人攫去。又问快雪帖安在。则云存还与公。尚未可信。次日往奠其家。果出一帐。以物偿余前千金值。快雪帖亦在其中。复恐为人侵匿。闻于麻城令君用印。托汝南王思延将军付余。临终清白。历历不负。可谓千古奇事。不期吴门携去之物。复为合浦之珠。展卷三叹。因记颠末。嗟嗟此帖。在朱成国处。每谈为墨宝之冠。后流传吴下。复归余手。将来又不知归谁。天下奇物。自有神护。倘多宝数百年于余清斋中足矣。将来摹勒上石。此一段情景。与司隶高谊。同炳千秋可也。天启二年(公元一六二二年)三月望日书于楚舟余清斋主人记。 |
印记: 吴廷私印、江邨 |
|||||
题跋 | 本幅 | 皇明万历甲辰(公元一六0四年)三月廿八日太原王氏尊生斋重装。 | 楷书 | 皇明万历甲辰(公元一六0四年)三月廿八日太原王氏尊生斋重装。 | |
题跋 | 清高宗 | 本幅 | 行书 | 琳琅球璧。世间所有。若此帖乃希世珍耳。 | |
印记: 乾隆辰翰、几暇临池 |
|||||
题跋 | 清高宗 | 本幅 | 丙寅(公元一七四六年)春二月上澣御笔又识。 | 行书 | 王右军快雪帖为千古妙迹。收入大内养心殿有年矣。予几暇临仿。不止数十百过。而爱玩未己。因合子敬中秋元琳伯远二帖。贮之温室中。颜曰三希堂。以志希世神物。非寻常什袭可并云。丙寅(公元一七四六年)春二月上澣御笔又识。 |
印记: 干、隆、三希堂 |
印记资料
【印记类别】 | 【印记】 |
鉴藏宝玺 | 鉴古 |
鉴藏宝玺 | 懋勤殿鉴定章 |
鉴藏宝玺 | 三希堂 |
鉴藏宝玺 | 观书为乐 |
鉴藏宝玺 | 几暇鉴赏之章 |
鉴藏宝玺 | 乾隆御玩 |
鉴藏宝玺 | 内府图书 |
收传印记 | 明昌御题 |
收传印记 | 绍兴(连珠印) |
收传印记 | 秋壑珍玩 |
收传印记 | 北燕张氏家藏 |
收传印记 | 神品(连珠印) |
收传印记 | 吴廷 |
收传印记 | 快雪堂图书印 |
收传印记 | 王廷世印 |
参考数据
【类别】 | 【参考数据】 |
收藏着录 | 黄杰先生遗赠文物目录,页172 |
收藏着录 | 林志钧,〈三希堂帖考〉,《帖考》,(台北:华正书局,1985年),页203-205 |
【作品展示】
三希堂法帖(一)册-晋王羲之快雪时晴帖- ()
三希堂法帖(一)册-晋王羲之快雪时晴帖- ()
三希堂法帖(一)册-晋王羲之快雪时晴帖- ()
三希堂法帖(一)册-晋王羲之快雪时晴帖- ()
三希堂法帖(一)册-晋王羲之快雪时晴帖- ()
三希堂法帖(一)册-晋王羲之快雪时晴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