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基本信息】
作者 | 苏轼 |
品名 | 三希堂法帖(十一)册-宋苏轼书黄州寒食帖-1 |
朝代 | 北宋 |
文件大小 | 161.97MB |
分辨率(DPI) | 300×300 |
像素大小 | 2831×2119 |
尺寸(CM) | 23.96×17.94 |
作品数量 | 9 |
作品收藏 | 台北故宫博物院 |
图片格式 | 默认提供TIF和JPG两个版本 |
基本数据
藏品类型 | 书法,法帖,墨拓 |
品名 | 三希堂法帖(十一) 册 宋苏轼书黄州寒食帖 |
分类 | 法帖 |
作者 | 苏轼 |
书体 | 行书 |
数量 | 一幅 |
作品语文 | 汉文 |
释文 | 宋苏轼书。 宋苏轼书。(楷书)。自我来黄州。巳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臙支雪。闇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病字旁添)少年。子(点去)病起头已白。 春江欲入戸。雨势来不已。雨(点去)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煑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涂穷。死灰吹不起。右黄州寒食二首。(行书)。 |
质地
【质地位置】 | 【质地】 |
本幅 | 纸 |
题跋数据
【题跋类别】 | 【作者】 | 【位置】 | 【款识】 | 【书体】 | 【全文】 |
题跋 | 黄庭坚 | 本幅 | 行书 | 东坡此诗似李太白。犹恐太白有未到处。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它日东坡或见此书。应笑我于无佛处称尊也。 | |
题跋 | 董其昌 | 本幅 | 董其昌观并题。 | 行楷书 | 余生平见东坡先生真迹。不下三十余卷。必以此为甲观。已摹刻戏鸿堂帖中。董其昌观并题。 |
题跋 | 清高宗 | 本幅 | 乾隆戊辰(公元一七四八年)清和月上澣八日御识。 | 行书 | 东坡书豪宕秀逸。为颜杨以后一人。此卷乃谪黄州日所书。后有山谷跋。倾倒已极。所谓无意于佳乃佳者。坡论书诗云。茍能通其意。常谓不学可。又云。读书万卷始通神。若区区于点画波磔间。求之则失之远矣。乾隆戊辰(公元一七四八年)清和月上澣八日御识。 |
印记: 干、隆、几暇临池 |
印记资料
【印记类别】 | 【印记】 |
收传印记 | 荆湖南路转运使印 |
鉴藏宝玺 | 石渠宝笈 |
参考数据
【类别】 | 【参考数据】 |
收藏着录 | 院藏碑帖特展目录,页247-248、373。 |
【作品展示】
三希堂法帖(十一)册-宋苏轼书黄州寒食帖-
三希堂法帖(十一)册-宋苏轼书黄州寒食帖-
三希堂法帖(十一)册-宋苏轼书黄州寒食帖-
三希堂法帖(十一)册-宋苏轼书黄州寒食帖-
三希堂法帖(十一)册-宋苏轼书黄州寒食帖-
三希堂法帖(十一)册-宋苏轼书黄州寒食帖-
三希堂法帖(十一)册-宋苏轼书黄州寒食帖-
三希堂法帖(十一)册-宋苏轼书黄州寒食帖-
三希堂法帖(十一)册-宋苏轼书黄州寒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