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基本信息】
作者 | 陆继善 |
品名 | 三希堂法帖(二十六)册-元陆继善双钩兰亭序帖-2 |
朝代 | 元代 |
文件大小 | 143.97MB |
分辨率(DPI) | 300×300 |
像素大小 | 2831×2119 |
尺寸(CM) | 23.96×17.94 |
作品数量 | 8 |
作品收藏 | 台北故宫博物院 |
图片格式 | 默认提供TIF和JPG两个版本 |
基本数据
藏品类型 | 书法,法帖,墨拓 |
品名 | 清三希堂法帖(二十六) 册 元陆继善双钩兰亭序帖 |
分类 | 法帖 |
作者 | 陆继善 |
书体 | 行书 |
数量 | 一幅 |
作品语文 | 汉文 |
释文 | 元陆继善双钩书。(楷书)。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稧事也。羣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领。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暎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骇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蹔得于己。怏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惓。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俛仰之闲。以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揽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揽者。亦将有感于斯文。(行楷书)。 |
质地
【质地位置】 | 【质地】 |
本幅 | 纸 |
题跋数据
【题跋类别】 | 【作者】 | 【位置】 | 【款识】 | 【书体】 | 【全文】 |
作者款识 | 陆继善 | 本幅 | 是年十月十又五日。甫里陆继善识。 | 行楷书 | 先兄子顺父。得唐人摹兰亭叙三卷。其一乃东昌高公家物。余窃慕焉。异日。兄用河北鼠豪制笔。精甚。因念尝侍先师筠庵姚先生。文敏赵公。闻双钩填廓之法。遂从兄假而效之。前后凡五纸。兄见而喜。輙怀去已。而兄卒。其所藏皆散逸。至元戊寅(公元一三三八年)夏得此于兄故隶家。既喜且慨。吁。吾兄不复生。唐摹不复见。余年已中。亦不复可为。抚卷增叹。是年十月十又五日。甫里陆继善识。 |
印记: 陆氏继之 |
|||||
题跋 | 柯九思 | 本幅 | 至元后己卯(公元一三三九年)岁三月廿二日。酝。奎章阁学士院鉴书博士柯九思跋。 | 行楷书 | 右甫里陆继之摹右军兰亭叙。唐太宗既得蠒纸真本。命当时羣臣能书者榻赐诸王。予平日所见。何啻数十本。求其弄翰能存右军笔意者。盖止二三耳。此卷自褚河南本中出。飘撇蕴籍。大有古意。一洗定武之习。为可尚也。今世学书者。但知守定武刻本之法。宁知蠒纸龙跳虎卧之遗意哉。蠒纸既不可复见。得见唐摹斯可矣。唐摹世亦艰得。得保兹卷。胜世传石刻多矣。当有精于赏鉴以吾言为然。至元后己卯(公元一三三九年)岁三月廿二日。酝。奎章阁学士院鉴书博士柯九思跋。 |
印记: 奎章阁鉴书博士、丹丘柯九思章、敬仲书印、缊真斋、训忠之家 |
|||||
题跋 | 揭傒斯 | 本幅 | 至元五年己卯(公元一三三九年)四月廿一日。揭傒斯观。 | 行草书 | 右陆继之钩摹兰亭叙一卷。能以支遁道林爱马法观之。方可得其精神于笔墨畦径之外。此亦人间一清赏也。至元五年己卯(公元一三三九年)四月廿一日。揭傒斯观。 |
题跋 | 陈方 | 本幅 | 陈方 | 行楷书 | 钩填摹搨之法。盛宋时。惟米南宫。薛绍彭能之。盖深得笔意者。然后可以造此。否则用墨不精。如小儿学描朱耳。继之亲承姚先生。先生与赵文敏皆知书法。故今摹搨褚河南修禊帖。笔意俱到。非深得其法书。未易至此。但不入俗子眼也。至元五年(公元一三三九年)九月十五日。继之访予无锡村居。出此卷相示。展玩久之。遂题于后。陈方。 |
题跋 | 黄溍 | 本幅 | 至正元秊(公元一三四一年)冬十有二月。庚申黄溍书。 | 行楷书 | 旧见冯承素。米礼部。及赵文敏公所临稧帖。未尝茍同。今观此本。笔势翩翩。风神峻发又绝异。欲以参较之而不能。不以四者之难并为恨也。至正元年(公元一三四一年)冬十有二月庚申。黄溍书。 |
印记: 黄溍 |
|||||
题跋 | 倪瓒 | 本幅 | 至正二年(公元一三四二年)正月十日。句吴倪瓒。 | 行楷书 | 兰亭蠒纸固不可得见。茍非唐世临摹之多。后之人宁复窥其彷佛哉。今观陆玄素双钩一卷。笔意具在。展玩不忍舍置也。至正二年(公元一三四二年)正月十日。句吴倪瓒。 |
印记: 云林子 |
|||||
题跋 | 董其昌 | 本幅 | 天启四年(公元一六二四年)九月晦日。董其昌观于苑西。因题。 | 行楷书 | 唐摹下真迹一等耳。此卷得唐摹遗法。赵吴兴所谓专心学之。遂可名世者。宋时聚讼。可谓多事。天启四年(公元一六二四年)九月晦日。董其昌观于苑西。因题。 |
印记资料
【印记类别】 | 【印记】 |
作者印记 | 陆继善印 |
作者印记 | 陆氏继之 |
作者印记 | 玄素 |
收传印记 | 柯氏敬仲 |
收传印记 | 柯氏清玩 |
收传印记 | 苍岩子 |
收传印记 | 蕉林鉴定 |
参考数据
【类别】 | 【参考数据】 |
收藏着录 | 黄杰先生遗赠文物目录,页172 |
收藏着录 | 林志钧,〈三希堂帖考〉,《帖考》(台北:华正书局,1985年),页413-415。 |
【作品展示】
清三希堂法帖(二十六)册元陆继善双钩兰亭序帖-
清三希堂法帖(二十六)册元陆继善双钩兰亭序帖-
清三希堂法帖(二十六)册元陆继善双钩兰亭序帖-
清三希堂法帖(二十六)册元陆继善双钩兰亭序帖-
清三希堂法帖(二十六)册元陆继善双钩兰亭序帖-
清三希堂法帖(二十六)册元陆继善双钩兰亭序帖-
清三希堂法帖(二十六)册元陆继善双钩兰亭序帖-
清三希堂法帖(二十六)册元陆继善双钩兰亭序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