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基本信息】
作者 | 李建中 |
品名 | 三希堂法帖(八)册-宋李建中书土母帖-1 |
朝代 | 北宋 |
文件大小 | 89.98MB |
分辨率(DPI) | 300×300 |
像素大小 | 2831×2119 |
尺寸(CM) | 23.96×17.94 |
作品数量 | 5 |
作品收藏 | 台北故宫博物院 |
图片格式 | 默认提供TIF和JPG两个版本 |
基本数据
藏品类型 | 书法,法帖,墨拓 |
品名 | 清乾隆三希堂法帖(八) 册 宋李建中书土母帖 |
分类 | 法帖 |
作者 | 李建中 |
书体 | 行草书 |
数量 | 一幅 |
作品语文 | 汉文 |
释文 | 所示要土母。今得一小笼子。畏。(小字注)。(按:此为项墨林收藏字号)。封全咨送。不知可用否。是新安缺门所出者。复未知何所用。望批示。春冬衣历头。贤郎未检到。其宅地基。尹家者。根本未分明。难商量耳。见别访寻稳便者。若有成见宅子又如何。细希示及。押。咨。孙号西行少车。今有旧车。如到彼不用。可货却也。 |
质地
【质地位置】 | 【质地】 |
本幅 | 纸 |
题跋数据
【题跋类别】 | 【作者】 | 【位置】 | 【款识】 | 【书体】 | 【全文】 |
题跋 | 姜良 | 本幅 | 金华姜良 | 行楷书 | 古人书法。魏有钟元常。晋有王逸少。唐则欧虞颜柳。前后相望。今观诸家之书。皆潇洒出尘。应规入矩。中间柳氏。颜氏。虽有肥浊瘦硬不同。然皆各得字之精妙。有未易以声音。笑貌及之也。下此则宋西台。李建中。其书法尽得古人之妙。故能风轨魏晋。扫湔尘俗。得其一点一画者。皆可宝玩。而况全简累字如此。君子能珍藏之。庶李氏之书不朽矣。金华姜良。 |
印记: 显忠图书 |
|||||
题跋 | 萧引高 | 本幅 | 文江萧引高 | 行书 | 自忆西台笔法精。良宵长使梦魂惊。燕酣展卷晴窗下。秋露春云酒欲醒。文江萧引高。 |
印记: 玉壶秋露 |
|||||
题跋 | 王尹实 | 本幅 | 制河王尹实跋 | 行草书 | 太古先生与予俱客江宁。虽居相密迩。而足迹颇疏。为恨耳。秘阁晩出。几格间见西台李公墨迹。乃云千里之地。不能交一谈而开胸臆。思觌之深也如此。今昔不同。交谊何异。其书法则与岳麓寺相似。间有一二行草。可谓絶今超古者也。宜寳之。制河王尹实跋。 |
印记: 尹实 |
|||||
题跋 | 王偁 | 本幅 | 时戊子(公元一四0八年)岁五月一日也。独山王偁书。 | 行草书 | 唐人书法。自徐浩来已骎骎入于宋矣。至苏黄始一大变。而无复唐意。今观李西台书。虽在宋人。当去唐为不远。前论谓其有李北海之风。是为知言矣。金华高士陈君大有得宝此帖。间出相示。观毕谨识。时戊子(公元一四0八年)岁五月一日也。独山王偁书。 |
印记: 默而成之 |
印记资料
【印记类别】 | 【印记】 |
参考数据
【类别】 | 【参考数据】 |
收藏着录 | 黄杰先生遗赠文物目录,页172 |
收藏着录 | 林志钧,〈三希堂帖考〉,《帖考》,(台北:华正书局,1985年),页252-256 |
【作品展示】
清三希堂法帖(八)册宋李建中书土母帖-
清三希堂法帖(八)册宋李建中书土母帖-
清三希堂法帖(八)册宋李建中书土母帖-
清三希堂法帖(八)册宋李建中书土母帖-
清三希堂法帖(八)册宋李建中书土母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