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基本信息】
作者 | 蔡襄 |
品名 | 三希堂法帖(九)册-宋蔡襄自书谢表并诗-2 |
朝代 | 北宋 |
文件大小 | 89.98MB |
分辨率(DPI) | 300×300 |
像素大小 | 2831×2119 |
尺寸(CM) | 23.96×17.94 |
作品数量 | 5 |
作品收藏 | 台北故宫博物院 |
图片格式 | 默认提供TIF和JPG两个版本 |
基本数据
藏品类型 | 书法,法帖,墨拓 |
品名 | 清三希堂法帖(九) 册 宋蔡襄自书谢表并诗 Memorial and Poem of Thanks for the Bestowal of Emperor’s Personal |
分类 | 法帖 |
作者 | 蔡襄 |
书体 | 楷书 |
数量 | 一幅 |
作品语文 | 汉文 |
释文 | 臣襄伏蒙陛下特遣中使赐臣御书一轴。其文曰御笔赐字君谟者。臣孤贱远人。无大材艺。陛下亲洒宸翰。推着经义。俾臣佩诵。以尽谟谋之道。事高前古。恩出非常。臣感惧以还。谨撰成古诗一首。以叙遭遇。干冒圣慈。臣无任荷戴兢荣之至。朝奉郎起居舍人知制诰权同判吏部流内铨上骑都尉赐紫金鱼袋臣蔡襄上进。皇华使者临清晨。手开宝轴香煤新。沿名与字发深旨。宸毫洒落奎钩文。精神高远照日月。势力雄健生风云。混然器质不可写。乃知学到非天真。缄藏自语价希代。谁顾四壁嗟空贫。臣闻帝舜优圣域。皋陶大禹为其邻。吁俞敕戒成典要。垂覆后世如穹旻。陛下仁明加舜禹。豪英进用司鸿钧。臣襄材智最驽下。岂有志业通经纶。独是丹诚抱忠朴。常欲赞奏上古珍。又闻孔子春秋法。片言褒贬贤愚分。考经内省莫能称。但思至理书诸绅。乾坤大施入洪化。将图报効无缘因。誓心愿竭谟谋义。庶裨万一唐虞君。 |
质地
【质地位置】 | 【质地】 |
本幅 | 纸 |
题跋数据
【题跋类别】 | 【作者】 | 【位置】 | 【款识】 | 【书体】 | 【全文】 |
题跋 | 鲜于枢 | 本幅 | 鲜于枢获观谨题 | 行书 | 蔡忠惠公书。为赵宋法书第一。此玉局老语也。今观此帖。蔼然忠敬之意。见于声画。又不可与茶录牡丹谱同日言也。鲜于枢获观谨题。 |
印记: 鲜于枢伯几父 |
|||||
题跋 | 吴寛 | 本幅 | 长洲吴宽题 | 行书 | 蔡忠惠公书名重当时。上尝令写大臣碑志。则以例有资利。辞曰。此待诏职也。与待诏争利可乎。力不从竟已。其人品如此。其书之庄重。凡落笔皆然。岂以御前表疏始不苟耶。谦斋宫傅先生得此。甚加珍惜。盖非特重其书重其人也。长洲吴宽题。 |
印记: 吴寛、原博 |
印记资料
【印记类别】 | 【印记】 |
收传印记 | 项元汴字子京 |
收传印记 | 子京父印 |
收传印记 | 项墨林鉴赏章 |
收传印记 | 子孙永保 |
收传印记 | 墨林秘玩 |
收传印记 | 项子京家藏 |
收传印记 | 清和堂图书 |
参考数据
【类别】 | 【参考数据】 |
收藏着录 | 黄杰先生遗赠文物目录,页172 |
收藏着录 | 林志钧,〈三希堂帖考〉,《帖考》,(台北:华正书局,1985年),页268-269 |
【作品展示】
清三希堂法帖(九)册宋蔡襄自书谢表并诗-
清三希堂法帖(九)册宋蔡襄自书谢表并诗-
清三希堂法帖(九)册宋蔡襄自书谢表并诗-
清三希堂法帖(九)册宋蔡襄自书谢表并诗-
清三希堂法帖(九)册宋蔡襄自书谢表并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