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基本信息】
作者 | 张照 |
品名 | 书御制燕京杂咏四首册 |
朝代 | 清代 |
文件大小 | 360.02MB |
分辨率(DPI) | 300×300 |
像素大小 | 2829×2121 |
尺寸(CM) | 23.95×17.95 |
作品数量 | 20 |
作品收藏 | 台北故宫博物院 |
图片格式 | 默认提供TIF和JPG两个版本 |
基本数据
藏品类型 | 书法 |
品名 | 清张照书御制燕京杂咏四首 册 |
分类 | 法书 |
作者 | 张照 |
书体 | 行楷书 |
数量 | 一册:二十开(本幅二十开四十幅) |
作品语文 | 汉文 |
释文 | (第一首)九点烟中古冀州。万年天府壮宏猷。矞皇礼乐三千盛。襟带山河百二稠。天上楼台悬日月。人间车马富王侯。太平有象光遐壤。况是神都处上游。(第二首)高标象魏五云端。帝座重重瑞霭攒。自古几朝称景运。如今此地是长安。文章二马应惭盛。吏治三王未足观。总是太和熏郅理。天街十月不知寒。(第三首)辐辏千家日月傍。九衢风送玉尘香。欢腾履义行仁里。春暖瞻云就日坊。驼背伊歌翻续续。象奴蛮曲喜洋洋。六龙幸处阳和豫。夹岸平铺软土黄。(第四首)玉蝀桥头望禁林。重重楼阁耸千寻。两行烟柳春光媚。几顷澄波绿意深。池水皆成瀍涧泽。宫墙常透市朝音。大家真是同民乐。不异熏风解阜心。御制燕京杂咏四首。臣张照敬书。 |
典藏尺寸
【位置】 | 【尺寸】(公分) |
本幅一至三十九 | 29.5×18 |
本幅四十 | 29.3×17.8 |
质地
【质地位置】 | 【质地】 |
本幅 | 绢 |
题跋数据
【题跋类别】 | 【作者】 | 【位置】 | 【款识】 | 【书体】 | 【全文】 |
题跋 | 董诰 | 本幅四十 | 丙午孟冬董诰奉勑敬书 | 楷书 | 法书老翰正兼奇。旧集频翻运笔为。所作自惭弗称字。今差称矣彼亡之。乾隆丙申。御制题张照书旧作口号一首。丙午孟冬臣董诰奉勑敬书。 |
印记: 臣诰、敬书 |
印记资料
【印记类别】 | 【印记】 |
作者印记 | 臣照 |
作者印记 | 瀛海仙班 |
鉴藏宝玺 | 乾隆御览之宝 |
鉴藏宝玺 | 乾隆鉴赏 |
鉴藏宝玺 | 石渠宝笈 |
鉴藏宝玺 | 三希堂精鉴玺 |
鉴藏宝玺 | 宜子孙 |
鉴藏宝玺 | 石渠定鉴 |
鉴藏宝玺 | 宝笈重编 |
鉴藏宝玺 | 干清宫鉴藏宝 |
鉴藏宝玺 | 太上皇帝 |
鉴藏宝玺 | 宣统御览之宝 |
参考数据
【类别】 | 【参考数据】 |
收藏着录 | 石渠宝笈续编(干清宫),第二册,页612 |
收藏着录 | 故宫书画录(卷八),第四册,页22 |
【作品展示】
清张照书御制燕京杂咏四首册-
清张照书御制燕京杂咏四首册-
清张照书御制燕京杂咏四首册-
清张照书御制燕京杂咏四首册-
清张照书御制燕京杂咏四首册-
清张照书御制燕京杂咏四首册-
清张照书御制燕京杂咏四首册-
清张照书御制燕京杂咏四首册-
清张照书御制燕京杂咏四首册-
清张照书御制燕京杂咏四首册-
清张照书御制燕京杂咏四首册-
清张照书御制燕京杂咏四首册-
清张照书御制燕京杂咏四首册-
清张照书御制燕京杂咏四首册-
清张照书御制燕京杂咏四首册-
清张照书御制燕京杂咏四首册-
清张照书御制燕京杂咏四首册-
清张照书御制燕京杂咏四首册-
清张照书御制燕京杂咏四首册-
清张照书御制燕京杂咏四首册-